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至后期的共同结局。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不同的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慢性肾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分泌NH4+减少,氢离子排出障碍;肾小管重吸收HCO3-,能力下降;磷酸,硫酸等酸性物质因排泄障碍潴留。

2.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潴留,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可表现为皮下水肿、体腔积液,常伴血压升高,严重时导致左心衰竭和脑水肿。少数病人低钠饮食、进食差、呕吐等,可出现低钠血症。

3.钾代谢紊乱

当GFR降至20~25ml/min或更低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

钾摄入过多、酸中毒、感染、创伤、溶血、出血、输血等情况发生时,更易出现高钾血症。

药物容易引起高钾血症,如ACEI/ARB、保钾利尿剂等,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中应用此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有时由于钾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过多、应用排钾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出现低钾血症。

4.钙磷代谢紊乱

肾脏排磷减少,出现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主要与钙摄入不足、活性维生素D缺乏、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有关。

高磷血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磷排出减少时,血磷浓度逐渐升高。

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活性维生素D缺乏等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5.镁代谢紊乱

由于肾脏排镁减少,常有轻度高镁血症。

蛋白质、糖类

脂类和维生素代谢紊乱

1.蛋白质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产物蓄积(氮质血症:血中尿素,肌酐,尿酸等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升高),也可有白蛋白、必需氨基酸水平下降等

2.糖代谢异常:

主要表现为糖耐量减低和低血糖症两种情况,前者多见

3.脂代谢紊乱:

主要表现为高脂血症,多数轻到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少数轻度高胆固醇血症,或两者兼有

4.维生素代谢紊乱:

在慢性肾衰竭中也很常见,如血清维生素A水平增高、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等,常与饮食摄入不足、某些酶活性下降有关

心血管系统表现

1.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大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多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增高和(或)某些舒张血管的因子产生不足所致

2.心力衰竭:

随着肾功能的不断恶化,心力衰竭患病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多与水、钠潴留,高血压及尿毒症心肌病变有关

3.尿毒症性心肌病:

可能与代谢废物的潴留及贫血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人可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心包病变:

心包积液在慢性肾衰竭病人中常见,其原因多与尿毒症毒素蓄积、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等有关,也可能与感染,出血有关

5.血管钙化和动脉粥样硬化:

由于高磷血症、钙分布异常和“血管保护性蛋白”(如胎球蛋白A)缺乏而引起的血管钙化,在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呼吸系统症状

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均可出现气短、气促,严重酸中毒可致呼吸深长(Kussmaul呼吸)

体液过多、心功能不全可引起肺水肿或胸腔积液

尿毒症肺水肿:

由尿毒症毒素诱发的肺泡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肺充血引起,此时肺部X线检查可出现“蝴蝶翼”征以双侧肺门为中心对称分布的大片状致密影,肺门区密度较高、边缘模糊,而肺野外带正常,形如蝶翼称为蝶翼征。

胃肠道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通常是CKD最早的表现

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

消化道出血也较常见,发生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多是由于胃黏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

血液系统表现

1.肾性贫血:多数病人均有轻、中度贫血,主要由于肾组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所致,故称为肾性贫血;同时与缺铁、营养不良、红细胞寿命缩短、胃肠道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

2.出血倾向:

晚期慢性肾衰竭病人有出血倾向,多与血小板功能降低有关,部分病人也可有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有轻度出血倾向者可出现皮下或黏膜出血点、瘀斑,重者则可发生胃肠道出血、脑出血等

3.血栓形成倾向:

指透析病人动静脉瘘容易阻塞,可能与抗凝血酶III活性下降、纤维溶解不足有关

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早期可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其后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力降低

尿毒症时常有反应淡漠、谵妄、惊厥、幻觉、昏迷、精神异常等表现

周围神经病变也很常见,以感觉神经障碍为著,最常见的是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也可有肢体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深反射迟钝或消失,并可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如肌肉震颤、痉挛、不宁腿综合征),以及肌萎缩、肌无力等

初次透析病人可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重者可出现惊厥

内分泌功能紊乱

肾脏本身内分泌功能紊乱:如1,25-(OH)2D3不足、EPO缺乏和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过多

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与骨骼肌及外周器官摄取糖能力下降、酸中毒、肾脏降解小分子物质能力下降有关

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泌乳素、促黑色素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平增高

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大多数病人均有继发性甲旁亢(血PTH升高),部分病人(大约四分之一)有轻度甲状腺素水平降低;其他如性腺功能减退等,也相当常见

骨骼病变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慢性肾脏病病人存在钙、磷等矿物质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矿物质异常、骨病、血管钙化等临床综合征,称之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肾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肾衰竭出现的骨矿化和代谢异常称为肾性骨营养不良,包括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和混合性骨病,以高转化性骨病最多见。

高转化性骨病:主要由于(甲状旁腺素)PTH过高引起,破骨细胞过度活跃引起骨盐溶解、骨质重吸收增加,骨胶原基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组织,形成纤维囊性骨炎,易发生肋骨骨折。X线检查可见骨骼囊样缺损(如指骨、肋骨)及骨质疏松(如脊柱、骨盆、股骨等处)的表现

低转化性骨病:主要包括骨软化症和骨再生不良。骨软化症主要由于骨化三醇不足或铝中毒引起骨组织钙化障碍,导致未钙化骨组织过分堆积,成人以脊柱和骨盆表现最早且突出,可有骨骼变形。骨再生不良主要与血PTH浓度相对偏低、某些成骨因子不足而不能维持骨的再生有关;透析病人如长期过量应用活性维生素D、钙剂或透析液钙含量偏高,则可能使血PTH浓度相对偏低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骨病(DRA):只发生于透析多年以后,可能是由于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沉积于骨所致,X线片在腕骨和股骨头有囊肿性变,可发生自发性股骨颈骨折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zy/6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