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护妈听别人聊起了一种说法:射精次,排卵颗,就到极限了?
其实这说法好几年前就在网上出现了,估计不少朋友还一脸懵逼,护妈先来介绍下。根据一组网络流传的统计数据表示:
男性一生只能射精次左右,撸多了就透支了,会绝精;
女性一生只能排卵颗左右,排一颗少一颗,排完就闭经了,所以月经周期短的人比周期长的人老得快,甚至会早衰10年!
是不是很多人吓得赶紧掏出了计算机......先别着急算~
护妈只看到有不少心慌慌的网友在网上发问,但是这组流传的统计数据来源无从考究,没有证据的「瞎说」都是耍流氓!好学的护妈决定查阅多方资料,来死磕求证下!
精子是怎样形成的?
要想知道男性是否会绝精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精子的发生过程。
睾丸组织里面存在着许多弯曲的曲细精管,精子生成的全过程都在曲细精管里完成。精子的生成分为三个阶段:有丝分裂阶段、减数分裂阶段、变态形成阶段......
说人话!
嗯...简单来说就是精子原来是一个细胞,此时的精子细胞并不像我们看到的是小蝌蚪,而是圆圆的细胞。经过增殖、分裂、变形最终形成了精子,过程非常复杂,大约需要75天。
随后,精子进入附睾,完成成熟、获能,并且储存其中。
我们最终看到“小蝌蚪”的顶体是精子和卵子受精的重要结构,而鞭毛则是提供精子运动的重要结构。
影响精子生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依赖的是激素调控。激素调控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这两个激素分泌的增多或减少都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此外,高泌乳素也会通过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及垂体的反应,从而影响睾酮的分泌,导致男性不育。
男性次之后会绝精?
这种说法初衷也许是好的,希望男同胞们不要纵欲过度嘛~但真相和烟雾弹必须理清楚。
首先这个数据不靠谱!医学上并没有限制射精次数这一说法。
护妈来给你算算:如果以平均2天一次射精为计算基础,那一生次,大约33年就用完了;如果某男纸15岁就开始撸一撸或啪啪啪,那他48岁就“绝精”了?
不科学!人家65岁还当爹呢!你们服不服?
其次,男人的蛋蛋每天能产生上亿个精子,而且24小时不打烊,都在「营业(液)」。蛋蛋会不断产生精子,再转运储存在附睾,当精子需求量增加时,蛋蛋产生精子的速度也会加快,向附睾转运的时间也会缩短,以保证“弹药”的充足。
而且医学研究表明:精液中精子只占5%左右,其余为精浆。精浆中除了含有大量水、果糖和蛋白质外,还有各种酶以及化学元素等。
这些物质可从食物中不断补充,所以放心,只要你吃好喝好睡好,一日三餐正常,不会那么容易「绝精」的啦。
男性无「绝精期」
可是会存在“质量”问题
虽说男性的蛋蛋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随着年龄增长,精子的质量和数量都会有所下降,会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
针对男人生育年限的问题,慕尼黑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中心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选出名从60~89岁的祖父和名从24~33岁的父亲作比较。
将这两组男人的精子和田鼠卵放在一起,加入一些酵素后,发现两组结合率都达54%,这显示老年人的精子活力依旧存在。
接着进一步分析两组男人的精液。结果发现,祖父组的精子密度平均每毫升有1.2亿个精子,父亲组却只有0.78亿个。
他还发现老年人精液中的精子密度虽高,但活动力明显降低;不动的精子与畸形精子数都增加了20%,此外,精子代谢所需的果酯浓度亦减低,代谢后的废物增多。
这些结果提示:男人尽管到了老年仍有生育能力,但畸形儿的比率较高。
女性一生排卵颗
早排完,老得快?
说完了关于男性「绝精」的传言,我们再来看看关于女性的排卵的传言。
一生只能排卵颗?这个数据靠谱吗?
大小仙女们,别紧张别焦虑,咱们来探个究竟。
一生排卵大约颗,这样说也不算错;但其实有个更具体的范围,~颗都有可能。
卵子真的很宝贵啊:成年女性卵巢中约有10万原始卵泡,孕育着卵细胞;多数时候,每个月经周期只有一个卵细胞能发育成熟变成卵子;而卵泡和卵细胞的数目只会随之减少不会增加。
但是月经周期短,绝经早,老得快这个说法不准确,女同胞们别太担心。
生理情况下女同胞什么时候开始老呢?通俗一点说就是:原始卵泡消耗完了,青春就终止了,生育能力丧失,美人迟暮。
而卵子只占总卵泡数目的0.1%,卵子排完不等于卵泡消耗完,你的卵巢功能也没因此衰竭。
PS: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少部分女同胞的姨妈比较懒惰,可能一个季度才来一次。
不想老得快,请重视下面这段话▼真正伤害你卵巢、扼杀你青春的,是这些行为:滥用减肥药、过度节食、饮食起居不规律、滥用避孕药、频繁人工流产等。
哎,总是操心你们的X生活和大好青春,护妈的车都快开成老爷车了~
咳咳~护妈插播一条重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宝宝辅食以及育儿知识,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护-辅食育儿交流群正式「营业」啦,在这里可以和宝妈们一起沟通交流,让你孕期、带娃路上不孤单!
在我们的社群里可以自由讨论:
学习各月龄宝宝的辅食制作教程
了解专业权威的育儿知识
关于各种育儿问题的全方位解答
分享自己的辅食制作以及育儿经验
入群方式
▼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