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终结篇

历年真题重现

汪师兄知识点讲解

1.睾丸实质由曲细精管和结缔组织间质构成;曲细精管产生精子,间质中的莱迪希(Leydig)间质细胞则具有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的功能;曲细精管由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新生成的精子自身没有运动功能,被输送到附睾进一步成熟,需停留18~24小时后,才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

支持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和抑制素;

支持细胞能合成一些转运蛋白,如雄激素结合蛋白(ABP)、转铁蛋白(TF)和细胞内视黄醇结合蛋白(CRBP);

汪师兄提醒:精子获得运动能力在附睾;

精子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在女性生殖道(子宫或输卵管),此为精子获能。

2.雄激素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分泌,其中睾酮的生物活性最强;但睾酮在进入靶组织后经5α-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活性更强的双氢睾酮(DHT);所以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临床上用于治疗BPH;睾酮化学本质:类固醇类激素;睾酮、雌激素及孕激素主要在肝内降解、灭活;睾酮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有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使体内钠、水潴留;此外,睾酮还能通过促进肾合成EPO,刺激红细胞的合成;

3.睾丸功能的调节1)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调节青春期开始后,下丘脑分泌的GnRH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①FSHFSH主要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其合成分泌精子生成所需的物质,启动生精;同时FSH可促进支持细胞合成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

②LHLH主要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促进睾酮的合成;曲细精管局部具有高浓度的睾酮,以旁分泌的方式促进生精过程,尤其对生精维持起重要作用;FSH可诱导间质细胞LH受体表达间接促进睾酮分泌;

③睾酮分泌的调节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主要受LH的调节;LH可直接促进睾酮的合成,FSH也可促进睾酮的合成;但FSH并非直接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睾酮合成,如上已述,FSH是通过诱导LH受体间接实现的;说明FSH和LH对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有协同作用;

④睾丸激素对下丘脑-腺垂体的反馈调节

当血中睾酮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通过负反馈机制直接抑制腺垂体分泌LH,同时也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间接抑制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睾丸支持细胞在FSH的作用下分泌抑制素,可选择性抑制腺垂体FSH的合成和分泌,但对LH的分泌没有明显影响;

汪师兄提醒:调节生精过程的重要激素:FSH、LH、睾酮;

曲细精管是生精部位,卵泡刺激素(FSH)主要是启动生精;睾酮主要是维持生精;

4.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由月经周期中的LH峰触发;每个月经周期形成的黄体一般可以维持12~16天,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同时也分泌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形态及功能变化适应早期胚胎发育及着床需要;

①排卵后若受精,则黄体在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下转变为妊娠黄体,直到孕3月时胎盘形成接替黄体的内分泌功能;

②若卵子未能受精,黄体在2周后开始退化,最后由称为白体的结缔组织瘢痕取代;

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及抑制素;

其中雌激素以雌二醇活性最强,孕激素主要是孕酮;

雌激素和孕激素在血中主要与性激素结合蛋白或血浆白蛋白结合,少量以游离形式存在;

雌激素与孕激素主要在肝脏代谢失活,以葡萄糖醛酸盐或硫酸盐的形式由尿排出;

因此,肝功能障碍可导致体内雌激素过多;

汪师兄提醒:肝硬化患者,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减少,可导致雌激素过多(蜘蛛痣、肝掌);但雄激素水平是降低的(升高的雌激素反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从而引起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减少)。

5.雌激素生理作用

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①卵巢:雌激素可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LH峰的出现而诱发排卵;

②子宫:促进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增生、腺体数增加,子宫颈分泌大量清亮、稀薄的粘液,有利于精子穿透及存活;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使子宫收缩力增强,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③输卵管:促进输卵管发育和节律性收缩;

④阴道:雌激素可使阴道粘膜上皮细胞增生、角化;

2)对乳腺和第二性征的影响: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的增生;

3)骨骼系统:雌激素可促进青春期骨的成熟及骨骺愈合;

如果雌激素水平降低,将引起骨成熟延迟,导致成人期身高过高;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易引起骨质疏松;

4)心血管系统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雌激素还能降低LDL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浓度,改善血脂成分;

汪师兄提醒:雌激素保钠保水;GC保钠排水排钾;雌激素、TH可使血胆固醇降低。

6.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1)影响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的分泌功能;

孕激素能够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孕激素能够降低子宫肌细胞膜的兴奋性,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降低妊娠子宫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孕激素还能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减少宫颈粘液分泌,增大其稠度(形成粘液塞,使精子难以通过);

2)促进乳腺的发育: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可促进乳腺小叶和腺泡的发育和成熟;

3)抑制排卵:负反馈抑制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妊娠期间的女性由于高浓度的孕激素使卵泡的发育和排卵都受到抑制,不会发生二次受孕;

4)升高基础体温:孕激素可增强能量代谢,也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水平提高,因而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加可使基础体温升高0.2~0.5摄氏度;

汪师兄提醒:女性排卵后体温升高是孕激素的作用,而不是雌激素的作用!

雌激素主要促进乳腺导管细胞的发育,孕激素主要是促进乳腺腺泡细胞的发育;

雌激素主要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孕激素主要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9版生理(P)观点: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

7.月经期出血是因为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骤然下降,子宫内膜缺乏性激素支持,功能层螺旋动脉收缩,子宫内膜缺血缺氧,剥离出血。

8.卵巢周期的激素调节:

FSH、LH浓度逐渐升高→雌激素分泌增加(排卵前1天雌激素达第1次高峰)→LH高峰→(LH峰出现后16~24小时)排卵;LH升高,作用于黄体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导致排卵后雌激素的第2次高峰;LH同时促进黄体分泌孕激素,排卵后7~8天出现孕激素高峰)→黄体退化,雌激素、孕激素降低;可见,LH峰是控制排卵的关键性因素;

极易错的知识点:①不要把排卵想当然的以为是由卵泡刺激素(FSH)引起;

②黄体生成素(LH)是由腺垂体分泌,并非由黄体生成;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并不是黄体生成素,而是hCG。

9.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是胚泡最早分泌的激素之一,它在胚泡植入和早期妊娠过程的维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hCG在妊娠早期既可出现,所以检测母体血中或尿中的hCG浓度,可作为诊断早期妊娠的一个指标;

胎盘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三醇,雌二醇和雌酮较少;雌三醇的生成涉及胎儿、胎盘的共同参与;所以,临床上检测孕妇血中雌三醇的含量,可反映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可用来判断胎儿是否存活;

分娩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孕酮是维持妊娠期子宫处于静息状态的主要激素;

汪师兄提醒:还记得我们考研范围内的正反馈调节有哪些吗?

10.卵泡选择机制:目前公认的是FSH阈值学说;

FSH阈值指卵泡生长发育所需的FSH的最小血中浓度,反应卵泡对FSH的敏感性;卵泡期开始的时候,血中FSH水平升高,能达到被募集的一群卵泡继续生长所需的FSH阈值;随着卵泡的生长,雌激素合成分泌增加(可使卵泡摄取更多的FSH,继续发育形成成熟卵泡),加上卵泡颗粒细胞产生的抑制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使其FSH分泌有所减少;这时的FSH血中浓度一般仅能满足一个发育最快,其FSH阈值最低的卵泡继续生长的需要,其他卵泡因得不到足够的FSH支持而发生闭锁;

汪师兄提醒: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FSH阈值越低,表示该卵泡对FSH的敏感性越高,则仅需较少量的FSH(较低FSH浓度)就能满足该卵泡的生长;

当雌激素合成分泌增加(雌激素可使卵泡摄取更多的FSH,导致FSH分泌减少)和抑制素导致FSH分泌减少时(两者的共同目标是造成血中低FSH浓度),此时仅有优势卵泡(FSH阈值最低)能够在低血FSH浓度中继续发育;其他卵泡因得不到足够的FSH支持而发生闭锁。

参考答案:A/D/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wh/74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