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考试倒计时仅剩44天
1、题干:真题-J不属于女性外生殖器的是
A、阴阜B、阴蒂C、阴道D、小阴唇E、前庭大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前庭大腺是位于两侧大阴唇后方阴道下端深层的腺体(ABDE对)。
2、题干:真题-J关于月经周期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FSH在月经来潮前达到最低水平B、LH在月经来潮前达到最低水平C、LH在排卵24小时前达到高峰D、雌激素在月经来潮前达到高峰E、孕激素在月经来潮前降至最低水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月经来潮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此期雌激素水平降低且无孕激素,子宫内膜小动脉,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局灶性坏死,坏死的内膜组织剥落与血液混合排出,形成月经(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垂体分泌促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能促进卵泡发育,刺激排卵,因此在排卵前达到峰值,在月经来潮前达到最低水平(ABCE对)。
3、题干:已婚女性,月经规律,月经周期第26天取子宫内膜检查所见:腺体缩小,内膜水肿消失,螺旋小动脉痉挛性收缩,有坏死,内膜下血肿。该内膜为月经的
A、月经期B、增生期C、分泌早期D、分泌期E、月经前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月经周期依据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及月经期三个阶段。月经期是月经周期的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期,此期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性收缩导致坏死及内膜下血肿,分析题干,与月经期表现相符(A对);增生期为月经周期的第5-14天,主要表现为内膜表面上皮、腺体、间质、血管出现的增殖性变化(B错);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及分泌晚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表现为内膜继续增厚,腺体弯曲并出现分泌现象,此期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CD错);月经前期不是正常月经周期的分期(E错)。
4、题干:真题-J女性受孕的最佳时间是排卵后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36小时内D、48小时内E、60小时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受精卵形成及其着床是胚胎形成的两个早期重要过程,受精指精子和次级卵母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多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A对BCDE错)。
5、题干:真题-J不属于女性外生殖器的是
A、阴阜B、阴蒂C、阴道D、小阴唇E、前庭大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ABD对),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状海绵体覆盖,左右各一,属于外生殖器(E对)。
6、题干:真题-Z产妇,27岁。正常阴道分娩,护士给护生讲解正常的脐带结构是
A、—条动脉,一条静脉B、—条动脉,两条静脉C、两条动脉,一条静脉D、静脉较粗壁厚E、动脉较细壁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脐带内含有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和两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脐静脉带有来自胎盘氧含量较高、营养较丰富的血液进入胎体,脐动脉带有来自胎儿氧含量较低的混合血,注入胎盘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胎儿通过脐带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C对ABDE错)。
7、题干:真题-J正常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平均值是
A、10cmB、11cmC、12cmD、13cmE、13.5c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入口平面为大小骨盆的交界面(即盆腔的入口),呈横椭圆形,径线如下:(一)前后径,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岬前缘中点距离,又称骶耻内径,平均长约11cm;(二)横径,是入口平面最大径线,为两髂耻线间的最宽距离,平均约13cm;(三)斜径,左右各一条,为一侧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长约12.75cm,从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者为左斜径,反之为右斜径;临床上以前后径为最为重要,扁平骨盆的前后径较小,将影响胎头入盆(B对ACDE错)。
8、题干:真题-J有关孕激素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子宫发育B、促使乳糜管增生C、使宫颈黏液变稀薄D、促进阴道上皮角化E、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孕激素是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以孕酮(黄体酮)为主,可在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粘膜内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植入作好准备(E对);促进子宫发育、使宫颈粘液变稀薄都属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AC错);乳糜管分布于肠管和肠系膜,是对脂肪吸收有重要作用的淋巴管(B错);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不是角化(D错)。
9、题干:真题-J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临前
A、8日左右B、11日左右C、14日左右D、17日左右E、20日左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女性性成熟后卵巢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表现为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体退化四阶段;其中排卵是指发育成熟的卵泡接近卵巢表面并向外突出,表面细胞变薄、破裂并出现排卵,时间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两侧卵巢交替排卵或一侧持续排卵(C对ABDE错)。
10、题干:真题-J乳房淋巴液输出的最主要途径是
A、经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B、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C、经胸大、小肌间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D、经皮下交通淋巴管→对侧E、经深部淋巴网→肝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乳房淋巴液输出有四个途径:第一,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源流至腋窝淋巴结,为主要途径(B对);其余为次要途径,第二,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直接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部分乳房内测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可流向胸骨旁淋巴结;第三,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第四,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链状韧带通向肝(ACDE错)。
11、题干:真题-J卵子从卵巢排出后,正常受精部位在
A、输卵管峡部B、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的连接处C、输卵管伞部D、输卵管间质部E、子宫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卵子从卵巢排出后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壶腹部与输卵管峡部的连接处,引起输卵管封闭,调控输卵管内的精子量,等待受精(B对);输卵管伞部有拾卵作用(C错);受精后受精卵向子宫腔内移动于子宫内膜进行着床(E错);其他部位均不是受精部位(AD错)。
12、题干:子宫峡部的下端是()
A、解剖学外口B、解剖学内口C、组织学外口D、组织学内口E、子宫颈外口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子宫可分为宫体和宫颈,宫体与宫颈相连部较狭小,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宫颈上端与子宫峡部相连,因解剖上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在其稍下方处,宫腔内膜开始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D对);宫腔颈呈梭形,称子宫颈管,颈管下端为宫颈外口。
13、题干:维持子宫呈前倾的韧带是
A、圆韧带B、阔韧带C、主韧带D、骶结节韧带E、子宫骶韧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子宫圆韧带是子宫四组主要子宫韧带之一,它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结构(A对);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B错);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其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C错);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D错);子宫骶韧带:直肠子宫折叠组织包含一系列纤维组织和非条纹肌肉纤维,附着在骶骨前端,并组成子宫骶韧带(E错)。
14、题干:雌激素的生理功能是()
A、使子宫肌肉松弛B、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C、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D、使排卵后体温升高E、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成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雌激素的生理功能: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修复。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形成丝状。④促进输卵管发育和分泌,加强其收缩的振幅。⑤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维持酸环境(E对)。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⑦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及其他第二性征发育。⑧促进卵泡发育。⑨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⑩促进水、钠潴留,降低循环中的胆固醇,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孕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使子宫松弛(A错),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C错),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②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B错),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③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④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⑤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D错)。
15、题干:不属于胎盘分泌的激素是
A、雌激素B、雄激素C、孕激素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胎盘生乳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胎盘合成的激素不包括雄激素(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胎盘合成的激素有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两大类。甾体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AC对);蛋白激素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等(DE对)。
16、题干:月经周期为32天的妇女,其排卵日应在来月经后的
A、第10天B、第12天C、第15天D、第18天E、第21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排卵多发生于两次月经之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日。该妇女月经周期为32天,其排卵日应该在月经周期的第18天(D对ABCE错)。
17、题干:保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韧带是
A、前韧带B、阔韧带C、圆韧带D、主韧带E、骨盆漏斗韧带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呈倒置的梨形,前面扁平,后面稍突出,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空腔脏器,借助于4对韧带以及骨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来维持正常位置,其中圆韧带呈圆索状,起于两侧子宫角的前面,向前方伸展达两侧骨盆壁,然后再穿越腹股沟并于大阴唇前端止,具有维持子宫前倾位作用(C对);前韧带、副韧带及骨盆漏斗韧带不是子宫韧带(ABE错);主韧带,横行于子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是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主要组织(D错)。
18、题干:合成胎盘的组织包括()
A、叶状绒毛膜+包蜕膜+真蜕膜B、滑泽绒毛膜+底蜕膜+真蛾膜C、滑泽绒毛膜+包蜕膜+羊膜D、叶状绒毛膜+底蜕膜+羊膜E、叶状绒毛膜+底蜕膜+真蜕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组成(D对),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成分;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包蜕膜是覆盖在胚泡上的蜕膜,除包蜕膜和底蜕膜外,其余的蜕膜均称真蜕膜,随着妊娠进展,包蜕膜与真蜕膜相互贴近融合,到分娩时已无法分开(ABCE错)。
19、题干:36岁女性属于
A.儿童期B.青春期C.性成熟期D.绝经过渡期E.老年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女性从胚胎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根据年龄及生理特征可分为七个阶段,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其中性成熟期是指卵巢功能成熟并有周期性性激素分泌及排卵的时期,一般自18岁开始,历时约三十年,因此36岁女性属于性成熟期(C对);儿童期是指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A错);青春期是指由儿童期向性成熟期过渡的一段快速生长时期,是内分泌、生殖、体格、心理等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B错);绝经过渡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2年,长至10余年,中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左右(D错);老年期即绝经后期的一段时期,妇女60岁以后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E错)。
20、题干:真题-X测定有无排卵简单易行的方法是
A.B超检查B.妊娠试验C.黄体酮实验D.基础体温测定E.女性激素测定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排卵是卵细胞和周围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16天左右,卵巢调节女性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因此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分泌,使体温在排卵后略有升高,如能坚持每天清晨测量基础体温,就能根据体温的变化,寻找出自己的排卵日期(D对ABCE错)。
你一共答对了几题?
请输入标题bcdef
往期精选:
红头文件:给予护士夜班元绩效奖励,“高危”岗位至少元
请输入标题abcdefg
可留言或后台回复。
你想要了解的干货、想要讨论的话题、新闻....等等。
小狐狸会定期整理,统一回复。
大家互相学习,涨姿势!
投稿邮箱:
xuehulitoug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