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液男性60%女性50
细胞内液量男性40%,骨骼肌。
女性50%。
外液血浆5%。
组织液15%
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属于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一般为~mOsm/L。
2、正反馈系统:
四排一凝一酶原,动作去极排卵前
排尿、排便、排卵、分娩(排小孩),血液凝固过程,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
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排卵前
其余都是负反馈系统
3、被动运输高一低)单纯扩散:气体,水、甘油、乙醇、尿素、类固醇激素
易化扩散:①经通道:离子②经载体:葡萄糖、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
(主动转运低一高)离子泵,葡萄糖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4、胞内高钾胞外高钠
30倍钾10倍钠
钠钾泵是主动转运
低浓度到高浓度
所以钠出去钾进来
3钠2钾1个ATP
静息:钾外流
动作:钠内流
5、
安静时K?比Na?更易穿透过细胞膜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兴奋时Na?比K?更易穿透过细胞膜是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膜上Na?-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维持膜内外Na?和K?浓度差机制
两个产生,一个维持
6、葡萄糖——常是继发主动运输(如小肠和肾小管),能量是钠浓差。
特例:葡萄糖进红细胞——易化(协助)
7、实质上是转录调节因子。包括:类固醇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维生素D3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和维甲酸受体等。
李维嘉的
的配体主要是各类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等。
(咯咯(络氨酸),小姨(胰岛素)生(生长因子)了)
8、极化安静时处于外正内负
反极化去极化至零变为正值,与极化相反
去极化由-70mV变为-50mV
超极化由-70mV变为-90mV
复极化去极化后再恢复
9、1绝对不应期:离子通道完全关闭,刺激无用。
2相对不应期:离子通道部分开放,需阈上刺激。
3超常期:离子通道基本开放,膜电位尚未完全恢复膜电位,阈下刺激即可。
4低常期:因超常期兴奋后,疲惫,需阈上刺激。
10、
成熟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和磷酸戊糖通路以及2.3一二磷酸甘油酸支路(2,3-biphosphoglycerate,2.3—PG)。
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所以就是无氧酵解!
11、——依赖维生素K
89——血友病
12、凝集原是抗原,凝集素是抗体,红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13、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收缩功能指标
E/A—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14、血压: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射出的血对主动脉的压力。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由于大动脉弹性贮存而残留在主动脉的血对主动脉的压力。
主动脉硬化:缺乏弹性贮存功能的缓冲,收缩压很高。缺乏弹性贮存,舒张时,主动脉血量减少,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
小动脉硬化:主动脉弹性贮存功能好,收缩压不会太大变化。心脏舒张时,由于小动脉硬化,主动脉血流出受阻,残留在主动脉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增大。脉压减小。
15、甲亢心
快速射血,扩外周血管
升收缩压,降舒张压
老年人
主动脉管弹性差,收缩期被扩大,舒张期无力把血送外周
升收缩压,降舒张压。。。。
16、1.心交感神经:支配心肌,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血压升高
2.迷走神经:支配心肌,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血压下降
3.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动脉血压增高?心交感神经兴奋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增强?血压下降
4.交感缩血管神经:引起血管收缩
5.交感舒血管神经:(激动或防御)骨骼肌血管舒张
17、对于阵发性室上速的治疗可选取单侧按摩颈动脉窦,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心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达到治疗室上速的目的
18、二氧化碳呼出量——有效气体交换量——肺泡通气量
19、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即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肺功能:用力呼气量(FEV)/用力肺活量(FVC)=时间肺活量
一看到通气障碍就是慢阻肺,当然一秒绿
20、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机的收缩和舒张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肺换气的驱动力:呼吸膜两侧气体分压差
21、O2——以Hb为载体
CO2——以HCO3(碳酸盐)为载体
碳酸盐88%,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物理溶解5%
22、二氧化碳——中枢(注:H+刺激中枢较二氧化碳强25倍,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氢离子低氧——外周(颈动脉体,主动脉体)
体是化学感受器,窦是压力感受器(如压窦刺激走迷神经)。
23、G细胞-促胃液素
壁细胞-胃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肥大细胞-组胺
黏液细胞-黏液
24、壁细胞分泌的胃酸不但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还是刺激促胰液素分泌的最强因素,促胰液素可以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和HCO3-。胃大部切除的患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进而对分泌促胰液素的S细胞刺激减少,导致胰液中HCO3-的分泌减少,而非HCO3-的分泌增多
25、促胃液素——导致壁细胞增生并释放大量胃酸。
转化生长因子-α、促胰液素、生长抑素——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
26、Ach-壁细胞-胃酸
Ach-嗜铬细胞-组胺-壁细胞-胃酸
蟾玲素(胃泌素释放肽)-G细胞-促胃液素-壁细胞-胃酸
27、盐酸能促进促胰液素分泌,抑制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
内因子可以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胃蛋白酶能正反馈激活自身分泌。
28、胆汁促进脂肪消化!
29、能量的来源:糖类最多
每克营养供应最多:脂肪
特殊动力作用最大:蛋白质
30、基础代谢率增高:红白夹心糖
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甲亢、库欣综合征、糖尿病
基础代谢率降低:假如饿了捶两肾
甲减、病理性饥饿、垂体性肥胖肾病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1、辐射散热:空调降温,安静主要散热
传导散热:冰袋降温
对流散热:风扇降温
蒸发散热:酒精擦浴
32、肾脏:肾素。
肾上腺皮质: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性激素。
肾上腺髓质: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真的很难记,脑子太笨
肾上腺皮质:
①球状带—盐皮质激素(醛固酮)、
②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皮质醇)、
③网状带—性激素
『记忆方法』
①求全(球—醛)
②树皮(束—皮)
③穿网袜很性感(网—性)
一辈子不忘拿好不谢
33、肾小球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足细胞的足突构成。
其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窗孔较大,主要阻止血细胞的通过
基膜是滤过膜的第二层,可阻止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足细胞的足突是滤过膜的最后一层,部分通过了基膜的“漏网之鱼”可能会被足突之间形成的滤过裂隙膜所阻止。
肾小球滤过屏障上有一种蛋白质,称为nephrin,是足细胞裂隙膜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其作用是阻止蛋白质的漏出。
因此大分子物质主要是被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基膜所阻挡滤出。肾小囊脏层足细胞胞体不参与构成肾小球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血细胞
基膜大分子
足突漏网之鱼
34、近端小管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髓畔升支粗短涉及氯化钠的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涉及重吸收水分氯化钠
35、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远端小管,保水
醛固酮,作用于远端小管,保钠
血管加压素也称抗利尿激素
36、血管升压素有V1V2两种受体。
V1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
V2受体分布于肾远端小管末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激活后增加顶端膜中AQP2的含量。
37、胶体血管
晶体细胞
38、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T3、T4
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皮质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RH
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
雌、孕、雄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生长激素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IH/SS
生长激素:GH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39、PRL(催乳素):腺垂体分泌。
ADH(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合成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促垂体区小细胞神经元分泌
PTH(甲状旁腺素):由甲状旁腺分泌。
MT(褪黑素):松果体分泌
40、哈哈,垂体是下丘脑的秘书,负责传达下丘脑指令,还有下丘脑的部分私生活。垂体分为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前叶也叫腺垂体,负责分泌相关激素,而垂体后叶也叫神经垂体,除了负责保护下丘脑的两个私生子—血管加压素、催产素外,自己也有一个私生子—黑色素;而腺垂体自己也有两个私生子——泌乳素、生长激素,这三个私生子比较特殊,不作用于相关靶器官。
41、幼儿生长激素:过多—巨人症,过少—矮小症
成人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
甲状腺激素:幼儿过少—呆小症,成人过少—黏液性水肿,全龄过多—甲亢
成人缺碘—单纯性甲状腺肿。
42、甲状旁腺主细胞???甲状旁腺激素:促进钙重吸收,抑制磷重吸收(升血钙,降血磷)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降钙素:抑制钙重吸收,抑制磷重吸收(降血钙,降血磷)
43、降钙素:降钙降磷
甲状旁腺素:升钙降磷
维生素D3:升钙升磷
25负反馈
44、甲状旁腺细胞——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腺滤泡细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降钙素
神经垂体细胞——缩宫素、升压素
腺垂体细胞——各种激素:催乳素、促…素、卵泡刺激素等等
45、肾上腺素产热作用时间短且迅速
甲状腺激素产热作用时间长且持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