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对比分析系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生物制品行业属于生物医药行业里的“明星板块”,在整个行业中属于典型的高利润+高增速的子行业。

A股市场中生物制药行业下三级行业分类生物制品行业共有36家上市公司,本文以长春高新(.SZ)和复星医药(.SH)作为研究对象,对两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通过对比得出简要结论,以期帮助投资者了解生物制品行业的总体行业状况以及个体差异。

一、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市场表现:行业整体增速下行,生物制品子行业表现亮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实现累计收入1.8万亿元,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4%和10.0%。其中,收入端与全年增速相比下滑约4个百分点,但利润端同比增速已经企稳,虽然低于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11.5%),但高于去年全年9.5%的增速。

1.上市公司收入增长快于行业,盈利空间愈加艰难。

年前三季度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2%和6.4%。可以看到,上市公司收入端同比增速仍然快于行业增速(+8.5%),但整体盈利能力在下降。

表1:医药上市公司-Q3收入增长指标

2.子行业分化明显,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行业表现亮眼。

统计数据显示,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子行业延续了年的高增速(20%以上),且明显领先其他子行业。

表2:医药子行业上市公司-Q3收入增速

备注: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二.标的选取依据及公司介绍

生物制品领域是行业内的明星细分板块,其中,疫苗行业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血制品领域经历“两票制”去库存后,批签发保持较快增长。

从股价表现来看,年度生物制品行业股价增速较快的标的包括康辰药业、卫光生物、天坛生物和长春高新,这些标的受益于消费升级以及疫苗行业景气度提升,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健康意识提升,更加重视预防疾病,在一二线城市,自费的二类疫苗渗透率逐步提升。

表3:生物制品行业年以来股价表现优异个股(.1.2——.12.31)

本文以生物制品行业36家上市公司作为参考总样本,以股价表现作为筛选依据,考虑到公司治理结构、业务规模和种类、信息披露等因素,选取长春高新(.SZ)和复星医药(.SH)两只疫苗股作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四大维度对两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做出对比分析。

公司概况:

(1)长春高新(.SZ)国资平台,股权和公司架构合理,业绩增长迅猛

长春高新成立于年,为长春市人民政府下属控股公司,长春市人民政府通过龙翔集团对公司控股,长春高新超达投资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18.8%。公司主营业务为以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为主,房地产为辅。

长春高新的主要产品为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重组人促卵泡激素等。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控股70%)和百克生物(控股47%),核心产品为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促卵泡素和百克生物的水痘疫苗及狂犬疫苗。金赛药业凭借其生长激素产品在相关市场中处于龙头地位。

表四:截止年二季度重点产品收入及占主营收入比例

年医药业务营收占比83.69%,其中生物医药占比75.1%,中成药占比8.59%;房地产业务营收占比15.89%。营收占比较大的子公司为金赛药业、百克生物与华康药业。产品主要为基因工程药、疫苗、中成药和化药等品种。

长春高新公布的年第3季度财务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54.44亿元,净利润为12.41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1.5%和47.93%。在收入及利润端,长春高新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发展战略方面,长春高新年推动收购金赛药业小股东股份,并布局麻腮风疫苗、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利多卡因透皮贴等多个重磅项目,有利于丰富疫苗板块管线,进一步打开发展格局。

(2)复星医药(.SH)

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药生物行业投资控股型公司,其主要业务可分为三大块:生物医药(复宏汉霖、复星凯特)、仿制药(重庆药友、Gland)、医疗服务(医院、医院)、医疗器械(直观复星、复锐医疗)。集团控制股东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8.15%。

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医药分销与零售,其中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主,并以医疗服务为发展重点。

公司主要产品有西药类药品、中药类药品。报告期内,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专利申请达99项,共有9项创新药进入临床1期。

表五:截止年二季度重点产品收入及占主营收入比例

年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营收占比76.99%,其中抗感染疾病治疗产品占比29.8%,代谢及消化系统产品占比23.1%;医疗器械业务营收占比12.7%,医疗服务业务营收占比10.31%。

根据复星医药公布的年第3季度财务报告,营业收入为.28亿元,净利润为20.64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01%和-1.45%。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而盈利水平小幅下降。

三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一)盈利能力

长春高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表现亮眼,生长激素发力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1.本期净利率32.69%,去年同期为29.85%,行业排名5/36,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高。

2.本期净资产收益率21.25%,去年同期为17.64%,行业排名4/36,营业利润贡献明显提升,回报股东能力增强。

分析: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31.5%和47.9%,其中19Q3单季度营收20.5亿元,归母净利润5.1亿元,分别同比增47.6%和76.8%,19Q3营收规模和利润双双创出历史单季度最好成绩。

从具体产品看,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产品,处于市场龙头地位,公司此前公告年1-10月金赛药业实现净利润16.15亿元。根据PDB医院数据,年长春高新(金赛药业)市占率为69.4%,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生长激素全剂型的生产企业,龙头地位稳定,带动公司年前三季度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预计年获批的促卵泡素主要用于不孕不育辅助治疗,预判有大概30亿的市场规模,未来会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之一。

此外,3月1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提到,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预计4月底完成候选疫苗的临床前研究并申请临床试验,而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特点是通过鼻腔滴注的方式进行接种。根据先前的报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由厦门大学和长春高新控股的百克生物合作研究,预计会带动相关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

复星医药:医药业务增长较快,创新药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1.本期净利率11.57%,去年同期为12.89%,行业排名24/36

2.本期净资产收益率7.21%,去年同期为8.00%,行业排名18/36

分析:

公司Q1-Q3实现营业收入.3亿,同比增长17.0%,取得净利润20.6亿,同比增长-1.4%。其中,公司Q3单季度实现营收70.6亿元,净利5.5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恢复较好,这一方面与Q3基期偏低有关,另一方面本期联营企业国药控股业绩恢复有关。

产品方面,核心产品非布司他片、匹伐他汀钙片、依诺肝素注射液、达托霉素等保持较好增长,辅助用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创新药处于快速放量阶段。创新药将逐步上市,达芬奇机器人销量恢复,公司Q3医药工业板块延续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成长能力

长春高新: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疫苗业务阶段性下滑

1.本期营业收入增长率31.50%,去年同期为56.36%,行业排名7/36,营业收入增速大幅减缓。

2.本期净利润增长率47.93%,去年同期为72.20%,净利增速明显收缩,盈利空间缩窄。

分析:百克生物方面,由于上半年批签发受限,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下半年恢复批签发后,预计四季度水痘疫苗批签发量明显增加,Q1-Q3单季度水痘减毒疫苗批签发分别约为51.4万瓶、.0万瓶和万瓶。预计全年净利润在前三季度下滑的基础上略有增长。

地产业务方面,得益于高端住宅项目结算多于往期,贡献约1.5亿净利润;其中,怡众名城及高新和园项目商业用房实现交付;慧园项目一期已实现入住;君园二期全面开工,三期设计完成。

复星医药: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业务结构逐步创新化

1.本期营业收入增长率17.01%,去年同期为39.99%,行业排名14/36营业收入增速大幅减缓

2.本期净利润增长率-1.45%,去年同期为-13.44%,行业排名28/36,企业成长潜力重回升势

分析:

从三季报公布的营业收入增长水平变化来看,Q3营业收入增长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而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这可能是由于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毛利率水平下降有关。费用方面,辅助用药调控、研发费用和利息费用较高。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增长1.9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长较多,销售费用的增长预计为汉利康新上市后的推广花费增长,财务费用增长原因在于平均带息债务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研发投入方面,按照年中报数据计算,复宏汉霖研发投入占复星医药整体研发投入的39%,因此估算前三季度中约有8.8亿投入到复宏汉霖。伴随着公司前期高研发投入,复宏汉霖生物类似药管线终迎收获期,预计未来2-3年公司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3大生物类似药相继上市后会对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带来明显的提升。

利妥昔单抗(汉利康)于5月份开始正式销售,全年有望实现销售额3亿元左右。Q1-3研发累计投入22.53亿元,其中费用化12.90亿元(研发费用率6.08%),资本化9.63亿元,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到10.62%(年为10.06%),占比持续提升,复宏汉霖曲妥珠/阿达木单抗类似药均已在H1提交NDA,有望在年获批上市,公司业务结构逐步向创新化转型。

(三)偿债能力

长春高新:资债比保持稳定,短期偿债能力有保障

1.本期资产负债率30.86%,去年同期为29.73%,行业排名23/36,资债比维持稳定。

2.本期流动比率2.28,去年同期为2.52,行业排名23/36,流动负债及时偿还具有一定的保障。

3.本期现金比率81.15%,去年同期为43.63%,行业排名16/36,支付现金能力大幅加强。

分析:

长春高新年第三季度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19%,为21.28亿元,公司现金储备比例较高金额足够,考虑到其负债率水平合理以及回款现金流较稳健,长春高新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行业内较强。

复星医药:负债率较高,现金储备充足,预期得到改善

1.本期资产负债率51.70%,去年同期为51.80%,行业排名34/36,负债资产占比维持稳定

2.本期流动比率1.21,去年同期为0.94,行业排名32/36,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3.本期现金比率60.29%,去年同期为45.45%,行业排名22/36即时支付现金能力明显加强

分析: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13%,为.07亿元,公司现金储备比例较高金额足够,具有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公司带息负债较多,较高的负债率预计在后续出售和睦家股权获取资金后将得到改善。

(四)运营能力

长春高新: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议价能力强

1.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5.95,去年同期为5.65,行业排名6/36,应收账款回款效率有所提高。

2.本期总资产周转率0.53,去年同期为0.52,行业排名4/36,资产综合利用有所优化。

分析:

长春高新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回款情况良好,在行业内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复星医药: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良好

1.本期应收账款周转率5.25,去年同期为5.26,行业排名7/36资金使用效率有所下降

2.本期总资产周转率0.28,去年同期为0.28,行业排名21/36资产综合利用有所优化

分析:

复星医药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处于行业前列水平,资产利用能力较去年得到优化。

四.总结

长春高新的优势在于制药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保持高增长。其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作为收入的主要源泉,王牌产品生长激素,作为自费治疗品种,赛道清晰且不受医保政策影响,随着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未来仍有望保持较高速增长。子公司百克生物水痘疫苗批签发市占率全国首位,增长潜力巨大。

对比长春高新,复兴医药的发展思路在公司产业结构逐步创新化。创新药管线步入收获期,对净利润的贡献将会逐步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将反映为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复星医药产业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业务板块间具协同潜力,且布局多个创新型平台,建立了以(生物药)、复星凯特(细胞疗法)、直观复星(手术机器人)、复星弘创(first-in-class创新药)、复创医药(小分子创新药)、星泰(新型制剂研发)等为主体的完善研发体系,分工明确,有望逐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型。

参考文献

1.东方证券:年度医药行业策略报告

2.长城证券:医药疫苗行业专题报告

3.中信证券:复星医药年三季报点评

4.国信证券:复星医药年中报点评

关于崇研科技

崇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专注高端装备制造及国防科技行业大数据开发与数据资源整合,为实体企业与政府机构提供专业数据库服务;集合行业专家,利用数据信息提供情报智库服务;依托大数据系统支持,打造产业生态圈服务。

崇研科技将助您:

高效地检索文献、专利、标准、工具书;

快捷地获取专业报告、专业资讯、咨询;

高效地对比与分析实验数据与专业数据;

清晰梳理知识关联、内容扩展、知识体系;

合理地融合企业内部数据和国内外数据;

随时跟踪国内外相关产品发展更新动态;

实时掌握相关领域技术研发更新动态;

准确地分析市场信息并确定研发新方向;

获取专业智库报告和交换专业数据资源;

快速地加入崇研的产业生态圈共拓共赢;

·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zy/7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