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逐渐增多,各种困惑与焦虑,作为临床医生首先需要給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缓解患者的压力,同时给予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案,PCOS虽复杂但可以改善控制,生育并不是遥不可及。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生殖轴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约为6%~10%,在不排卵而导致不孕的患者中甚至占到30%~60%,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和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多毛、痤疮)或生化表现、持续性寡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特点,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
已有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较正常女性增加3倍,患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级别风险是正常人的3-6倍,并且会增加孕早期自然流产率,妊娠期合并症发病率。
PCOS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雄激素过多、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代谢性紊乱(如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那么多囊卵巢综合征具体有哪些表现呢?1、月经失调
大部分PCOS的患者初潮年龄多正常,但常在初潮后出现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经量少或闭经。临床上可见从月经稀发(月经周期逐渐延长)至闭经的发展过程。少数患者表现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
2、不孕
由持续的无排卵导致不孕。异常的激素环境可影响卵子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导致难以怀孕,即使怀孕了也容易发生流产;
3、雄激素过多的表现
4、肥胖
肥胖的PCOS患者常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且肥胖的患者倾向于发生胰岛素抵抗,发生其他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5、抑郁
患者抑郁发病率增加,可能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PCOS现无确切病因,遗传及环境多因素交互作用。有研究表明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考虑是遗传多基因疾病;宫内环境影响成年个体内分泌状态,宫内高雄激素水平,出生体重、抗癫痫药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高脂高糖)、地域等均可作为其危险及易患因素。
在各个年龄段它的危害是什么?
01
儿童期
此病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是贯穿一生的,而且这种影响可能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疾病大多“发病”于青春期,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因青春期月经失调而就诊,才被检出,但事实上疾病的本质可能早已具备。青春期前,有儿童期肥胖甚至性早熟倾向的女孩,如果加上孩子出生时是低体重儿或巨大儿的,将来就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去儿童生长发育中心或儿保门诊及早就诊。此时不会针对妇科用药,但必要时可能监测骨龄,避免女孩成年后身高偏低。平时父母要注意监护孩子不能营养过剩,饮食中各种营养素要均衡,控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杜绝垃圾食品,还可以让孩子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适量运动。02
青春期
初潮之后,月经失调和痤疮成为青春期女性最常见的就诊原因。月经失调是由于女性调节生殖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卵巢不能周期性排卵并缺乏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所致。可以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闭经、月经频发、不规则阴道流血;也有少数患者有规则的月经,但这种月经并不一定伴随有排卵。痤疮和多毛、颞部脱发、皮脂溢一样,都是体内雄激素过多的临床表现。多毛一般表现为性毛而不是体毛的增多,可以是下颌须、唇须,或是乳晕、阴毛的增多。痤疮可以是丘疹型、脓疱型或结节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以产生痘印甚至皮损后的疤痕,给花季少女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同样,正常的月经模式一直不能建立,也会引起这个敏感时期女孩的心理阴影。由于青春期女性生殖轴功能有一个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而且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存在生理性胰岛素抵抗、生理性雄激素过多;生殖轴发育完善的时限和生理性、病理性雄激素过多之间均较难界定。所以,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要慎重,但需要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否则等到青春期过后才开始诊治可能就延误了病情。03
性成熟期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兼具代谢性疾病的特点,到了性成熟期,如果之前没有很好控制体重和胰岛素抵抗的,这个时候可能就要开始跑内科。随着肥胖,腰腹围越来越大,这种肥胖通常称腹型肥胖,这种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所以,在查出有胰岛素分泌异常、血脂异常时,就该积极地治疗,以避免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一些患者仅通过饮食运动就能改善,当然这些需要营养师和运动医学专家的帮助,因为不恰当的减肥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错误的运动也可能导致肥胖患者骨关节的损伤。另一部分患者则要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控制加定期随访。04
育龄期
不育是育龄期这个阶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妇科就诊的重要原因,包括不孕和复发流产。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排卵障碍,所以怀孕的几率较正常妇女要减少,一旦怀孕,又容易因为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而自然流产。没有自然流产的,发生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的几率也较正常妇女增加。所以怀孕前就应当接受基础治疗,把体重控制好、血生化指标调整到接近正常。这样既可以减少母亲孕期并发症,也可以减少胎儿早产、低体重儿、巨大儿等风险,得到一个健康的宝宝。05
绝经期
值得一提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并不因为女性生育的完成或绝经而终止,相反,相关的并发症风险是逐年增加的。除了前述的内科并发症,一些女性也有发生癌症的可能,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这些都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激素失调有关,由于稀发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的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是子宫内膜增殖症的高危人群,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倍。所以,临床有必要定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就算绝经也仍需定期随访和监测。还有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情绪障碍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抑郁或焦虑。怎么治疗?可以治愈吗?
不可治愈,但可以生育、月经周期可以调整,需规范化、个体化、长期治疗。
各个阶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低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保持情绪舒畅都是医生开具的第一处方。
青春期的患者重点在于调整月经周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疾病的进展。
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重点在于帮助患者卵泡发育并排卵及获得正常妊娠。
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重点在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即使已生育,也要定期随访,动态监测,尽量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目前主要的治疗有:
1、促排卵治疗——进入促排卵治疗之前应行生殖激素及B超检查
氯米芬或来曲唑;
氯米芬与绒促性素(HCG)合用;
尿促性素(HMG);
FSH:FSH有纯化的和重组的人FSH2种。
各种促排卵方案,都需在治疗期间动态监测排卵,测定雌二醇等激素水平以评估卵泡发育情况,卵泡质量,有无排卵,避免发生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卵巢蒂扭转等风险。
2、调整月经周期、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
口服避孕药:达英-35、优思明,前者为首选。
孕激素:有弱的抗雄激素和轻度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的作用,可降低睾酮水平,可促进内膜转化,防止内膜癌的发生。
人工月经周期:可给予雌孕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以避免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和癌变。
地塞米松:适用于肾上腺来源的高雄激素血症。
螺内酯(安体舒通):阻止睾酮与毛囊的受体结合,抑制17α-化酶而干扰卵巢雄激素的合成。
3、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纠正由肥胖而加剧的内分泌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常予二甲双胍口服,糖尿病者可内分泌科就诊调整药物,能有效地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水平,但药物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同时服药时间长需监测肝功能。
4、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穿刺打孔术及卵巢楔形切除术因为均属于有创手术,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目前已不作为常规治疗措施。
5、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学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据其临床症状表现散在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症等病。
痰湿内停治则:燥湿化痰,益气健脾;
肝郁化火治则:清肝泻火,佐以理气;
痰瘀互结治则:燥湿化痰,化瘀散结;
脾肾阳虚治则:温肾助阳,健脾祛湿;
气血两虚治则:健脾益气,养血生血。
6、辅助生育技术
对于促排卵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合并其它因素(输卵管因素、男方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根据适应症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