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鸟畜牧产业无抗减抗发展大会

年4月16日,由鲲鹏鸟传媒主办的第四届太阳鸟畜牧产业无抗(减抗)发展大会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开幕。会议第一天共有9位行业专家进行了精彩分享,现将由生泰尔技术部整理的听课笔记跟大家进行分享。

报告Ⅰ麦康森院士养殖动物健康与产出的靶向调控机制

一、饲料中过高的营养,会导致:①营养过剩,增加代谢负荷;②造成动物免疫、品质乃至生长性能下降;③成本增加。因此挖掘除了饲料本身之外,了解动物本身内在的调控蛋白沉积的因子很有必要。

二、mTOR是调控体蛋白合成与生长的重要信号分子,决定体蛋白沉积效率的开关在mTOR信号通路。数据表明,mTOR活性决定肌蛋白沉积,增强mTOR活性可以显著提高体蛋白沉积。在日粮中添加mTOR激活剂0.5%磷质酸或者0.1%β-羟基-β-甲基丁酸可以达到促进动物生长,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

三、mTOR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是通过介导免疫因子产生、炎症反应和抗感染各个过程的调控作用。2是对非特异性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抵抗感染的发生。3是mTOR对于稳态与修复作用明显,对于多种干细胞(如神经干细胞、毛囊干细胞、乳腺干细胞、肠干细胞)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与细胞决定具有重要作用。例如,mTOR活性与仔猪肠道健康正相关,仔猪日粮中添加1%亮氨酸,可以激活该通络,发挥维持正常肠道组织和修复肠道损伤的作用。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应用高效mTOR激活方案,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饲料效率、抗病力、品质和外观价值。

报告Ⅱ呙于明教授家禽肠道健康营养技术体系

一、肠道健康与营养代谢

1.引起肠道健康的因素:病原菌、寄生菌、霉菌毒素、氧化损伤

2.肠道健康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最根本原因在于PAMPS和DAMPS,导致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营养代谢通路被激活,表现在炎症反应激活、营养素代谢变化、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

二、精准调控与肠道营养

1.清洁的饲料与饮水:通过控制饲料原料和饮水中病源微生物、过量养分、抗营养因子、霉菌毒素等来消除PAMPS和DAMPS。例如:甘露聚糖会导致肠道免疫应激炎症反应,饲料中添加甘露聚糖酶,减少分解代谢,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促进合成代谢。

2.肠道微生态的有效调控

①植物精油与肠道微生态:体外有抑菌能力,体内应用时微生物毒力基因活性低;

②多酶组合定向高效产生益生元:酶制剂不仅促进消化,同时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的作用;

③构建坚固的肠道屏障,肠道完整性最重要,尤其是紧密连接蛋白,微量元素、功能性氨基酸、植物提取物以及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在这方面具有明显功效;

④增强免疫机能,包括从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提高非特异性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重中之重。在肉鸡上用LPS构建炎症模型,饲料中山花黄芩提取物散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量、降低血清中DAO(二胺氧化酶)活性,提高溶菌酶和IgG含量,发挥明显的抗炎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肠道形态;

⑤早期营养<14日龄,免疫力比较弱,可以通过种鸡营养对种蛋营养影响,进而对雏鸡带来影响。例如,通过锌营养印记效应,可以看到种鸡锌营养对子代肠上皮完整性的影响;中草药提取物黄芪多糖可以提高精子的质量,进而影响子代生长;

⑥全生物体的营养:肠道微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型、竞争性以及对抗性互作,通过对鸡宏基因组进行解析,不仅仅了解微生物组,更多了解微生物活性状态,代谢产物,以及菌群变化对生长的影响。例如维生素B12,大多数微生物(尤其是有害病源微生物)生长是依赖B12,而多形拟杆菌会利用VB12,这样有害菌利用就少了,进而调整肠道平衡。

报告Ⅲ沈水宝博士非特异性免疫在养猪价值链中的作用

一、非瘟对养猪业的三大冲击与三大变革

1.生猪存栏量的冲击: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

2.养殖业区域布局的冲击:为消费者而养猪

3.养殖模式的冲击:猪舍设计

生猪养殖三个关键词:精准、高质量和效率。

二、免疫系统功能与溶菌酶二聚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1.动物健康的城墙是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能够维护免疫机能,发挥免疫调节能力。

2.蛋清中溶菌酶对蛋黄的保护,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3.溶菌酶二聚体是含有多聚体的组合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单体溶菌酶及其分子进行改造,通过改变蛋白结构,提高非酶活性,通过传导系统吸引免疫细胞集中到感染部位,最终消灭入侵的病原菌。对比普通溶菌酶,效价提高20-30倍,可定性、定量进行检测。

4.溶菌酶二聚体增强免疫机能作用表现在:①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和IGF-1;②提高肠道黏膜细胞因子及SIgA表达;③提高吞噬细胞活性及其吞噬率、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④对蓝耳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非特异性免疫在养猪价值链中作用

1.在种猪上的功用:仔猪腹股沟淋巴细胞发青,使用后会改善。

2.母猪:改善母猪健康状况、提高健仔数。

报告Ⅳ吴德教授、林燕博士母猪创新营养技术

一、养猪背景

1.后备母猪育成率低,淘汰率高,≥P2胎淘汰率高达53%。

2.妊娠母猪死胎数高(0.73头到2.46头)、有效仔猪低。

3.泌乳母猪采食量低、泌乳力不足(乳腺发育问题)、断奶发情转化受阻(体况损失过多,断奶间隔长)。

4.提升母猪繁殖力,需要从基因+环境+营养着手来实现,让母猪活下来,活着更有价值。

二、母猪创新营养理念

1.后备母猪创新营养理念:采用系统营养理论,确定后备定终生的理念来培育后备母猪。

2.妊娠母猪创新营养理念:基于母子一体化营养思路开展妊娠母猪的系统研究。

3.泌乳母猪创新营养理念:从导致泌乳母猪产后能量负平衡的根本原因着手来解决。

三、母猪创新营养具体技术

1.后备母猪创新技术

①饲料纤维与后备母猪

纤维与能量互作:高能日粮添加纤维在不影响增重和初情日粮,可以降低母猪卵泡闭锁。日粮添加纤维可以促进子宫发育,提高子宫增重、输卵管重量。对其机理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母猪肠道微生物丰度及肠源代谢分子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合成,并通过AMPK/mTOR等信号途径保护卵泡凋亡。

纤维水平:纤维水平可以影响母猪卵巢和子宫发育,对卵泡数量、卵母细胞质量,其中1.75-2.0倍DF效果更明显。

纤维种类:日粮中添加0.8%功能性纤维,初情启动时间提前1.5d,有效活仔数提高1.1头,显著降低IUGR发生率

②霉菌毒素:用霉变玉米替代正常玉米50%时,后备母猪日增重不同程度下降10-g/d,料比提高12%-15%,即使替代量为25%时,对于繁殖性能就会表现出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大卵泡数量下降30%以上、子宫长度降低20%以上。

③饲喂模式:全期日增重1餐比6餐提高48g/d。

2.妊娠母猪创新技术

①精准纤维评定:利用国外最新可发酵纤维,探讨可溶性/不可溶性纤维体外发酵参数,不同原料发酵速度、发酵产气量以及产物分布不尽相同。

②不同纤维来源:相较大豆皮、麸皮,甜菜渣可有效提高母猪产仔数,同时甜菜渣和大豆皮可以提高母猪哺乳第一天乳成分。

③不可溶/可溶纤维比例:当比值在3.89-5.59时,可以提高前四胎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总初生窝重,同时可以缩短产程,比值在5.59时最好。

④纤维水平:随着纤维水平的提高,母猪总产仔猪数和产活仔数有提高的趋势。究其原因,纤维改变了母猪肠道不同阶段的微生物丰度。

⑤纤维与蛋白互作:低蛋白日粮添加纤维,可以增加粪氮排泄,降低尿氮排泄,提高氮的生物利用度。

3.泌乳母猪创新技术

围产期体脂动员引起血液FFA和ARA水平升高(内因),饲料中添加油脂(外因)会加剧乳腺炎症反应。并且随着哺乳时间的推移,促炎细胞因子IL-8呈上调表达,加剧机体氧化应激和促炎反应状态。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添加Omega-3,或者选择添加富含Omega-3油脂来发挥抗炎效果,当然使用效果发挥取决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采食量对于泌乳力调控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粪便移植技术,将采食量高的母猪粪便中微生物接种给采食量低的母猪,来达到提高采食量的作用;另外植物提取物山花黄芩提取物散能够缓解胰岛素抵抗,提高采食量20-25%,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量,有助于提高母猪健康度、仔猪断奶重和仔猪健康度。

四、母猪创新营养理论与技术应用

在非瘟、禁抗和环保的背景下,母猪应该从后备母猪上着手打好生得多的根基;从妊娠母猪上着手做好活的多的筹码,从哺乳母猪上着手做好长的多的保障,三位一体,综合提高种猪的生产效率,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报告Ⅴ刘作华研究员新型饲用抗菌肽研究与产业化

一、抗生素在畜牧业的使用

抗生素负面作用很大,降低动物免疫功能/药物残留/改变微生物菌群平衡/细菌和寄生虫耐药性。后抗生素之后,面临问题严重,死淘率提高6倍,养殖成本上涨。

替抗选择很多,其中中草药及提取物从防未病上效果神奇。此外,抗菌肽是机体产生的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具有抵抗病源微生物的小分子多肽,功能广泛,抗细菌、真菌、病毒,以及抗炎,应用与多个领域。

二、抗菌肽

1.抗菌机制: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质溢出,进而杀灭病源微生物,此外也有提高免疫等功能。

2.抗菌肽研发需重视的问题:①稳定性:热稳定性、耐酸耐碱性、耐胃蛋白酶;②安全性;③质量可控;④生产成本:发酵工程。

3.饲料抗菌肽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实验室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优化已知抗菌肽和发掘未知抗菌肽,研发出2种抗菌肽。一种是从枯草芽孢杆菌KC6菌株产生的枯草脂肽,环状细菌素肽,针对产气荚膜梭菌,并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也明显。最低抑菌浓度在-ug/ml或-ug/ml,肉鸡饲料中添加-g/t可以有效降低梭菌感染,提高饲料转化率。另一种是从乳杆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到的杆菌七肽,热稳定性好,可进行制粒和膨化等工艺。溶血性低于5%,大于6g/kg没有毒性,兼具抗菌和消炎功能的抗菌肽。在断奶仔猪上应用g/t,肉鸡/肉羊/水产中添加菌表现出比较好的效果。

三、展望

抗菌肽具有来源广泛、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调节免疫等优点,开发新型高效、广谱和低毒的产品,具有重要价值。

报告Ⅵ周岩民教授甜菜碱的特性及其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

一、甜菜碱特性

1.植物中发现的甜菜碱有12种,根据工艺不同分为:天然甜菜碱和化工合成甜菜碱及其制剂。

2.甜菜碱具有吸湿性、极易潮解。

3.具有旋光性、抗菌抑菌功能和生物碱的其他理化特征。

二、研究思路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wh/8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