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50%会肥胖,而青少年肥胖,也会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胖多囊)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瘦多囊)相比,更容易发生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紊乱、血糖、血脂升高。
胖多囊与瘦多囊的区别
1.PCOS升高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和肾上腺。有研究发现,雄激素较多来源于肾上腺硫酸脱氢表雄酮的患者往往为较瘦、年轻且多毛更严重的患者。
2.瘦多囊较胖多囊促黄体生成素(LH)脉冲振幅明显增加,虽然频率略低,但24hLH总浓度高于肥胖患者。因此,瘦多囊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LH/FSH)比值较肥胖患者更高。
3.瘦多囊的脂肪分布持续处于“孩童样”特点(类似7~11岁的孩子,在性别特征还没有出现前的脂肪分布特点),没有向正常女性型分布发展。而肥胖PCOS患者的脂肪分布呈现“糖尿病样”分布特点,其典型表现是上半部肥胖更为明显,脂肪趋向于男性型。
4.体质指数(BMI)较低的PCOS患者,其瘦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而超重和肥胖的患者瘦素水平则逐渐升高,但由于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对瘦素的竞争效应,其瘦素水平相对于自身的脂肪总量和高胰岛素程度而言,显得分泌不足。
PS:“瘦多囊”与“胖多囊”的划分尽管对诊断多囊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在临床指导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胖多囊要注意:
胖多囊患者的治疗,不管处于年龄的什么时期,都要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规律作息。
如果还有腰臀比大于正常、体重指数大于24,首先要做的第一要务就是减轻体重。阻断肥胖、阻断胰岛素抵抗,从而打破内分泌代谢间的恶性循环,不但对阻断多囊卵巢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更是预防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对于体重指数大于24的多囊患者:
1.体重减轻大于5%,会有20%以上的患者恢复排卵,
2.体重减轻大于10%,会有50%以上的恢复排卵,流产率由75%减到25%;
3.体重减轻大于15%,有报告显示最高达到90%的患者恢复正常排卵。
不管报告的数值是多少,全世界的研究大致就是这样,减轻体重可以增加排卵率、怀孕率,改善妊娠结局、改善内分泌指标,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减轻体重强过了所有的治疗,因此,是第一治疗。
瘦多囊平时要注意
1.建议保证健康饮食。不吃或者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食物。注意营养均衡,防止偏食。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尽量少熬夜。
3.多多调节心理状态,放松心情,减少生活压力。
4.瘦多囊日常生活中通过运动帮助身体调节内分泌水平尤为重要。可以多参加适宜自身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长期坚持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众所周知,多毛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但这些症状也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所有的患者都有这些表现,多囊卵巢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而现有研究发现,一些治疗多囊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对肥胖患者效果明显,能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睾酮水平,但对正常体重患者效果却不太明显。因此,瘦多囊日常生活中通过运动调节内分泌水平就尤为重要。因此,瘦多囊患者在积极治疗之余日常运动一定要坚持。
来源:网络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提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