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备孕“三部曲”
本文刊登于年第二期《大众医学》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基本特征是雄激素增多、无排卵和多囊性卵巢形态,患者常合并月经紊乱、不孕、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也容易受到影响。对育龄期患者而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的“拦路虎”:50%~80%的患者不孕,即使怀孕了,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
那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该如何备孕怀孕后该怎样保住“胜利果实”呢?
1
纠正基础代谢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紊乱主要有雄激素增多、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等。高雄激素会影响优势卵泡形成,使生长中的窦卵泡发育停滞,进而影响排卵。超重和肥胖患者伴有的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等,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功能,干扰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影响卵泡发育及成熟,进一步导致无排卵性不孕。
因此,超重或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备孕的第一步就是减重。减重不仅可以调整内分泌,恢复排卵功能,增加受孕概率,还可以减少怀孕后的不良结局。体重减轻5%~10%,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殖、代谢指标,恢复排卵。除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治疗。在坚持减重期间,定期使用孕激素保持月经规律,不仅可以保护子宫内膜,为怀孕做好准备,还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
对不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而言,生活方式干预的目标是防止体重增加,适当减重也有益处。通过力量训练、高蛋白质饮食增加肌肉含量,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恢复排卵功能。
2
促排卵
代谢紊乱得到改善后,部分患者可恢复排卵,自然受孕。仍未恢复排卵的患者可进行药物促排卵治疗。
促排卵后,要做好排卵监控,确认排卵期,科学地安排同房,以提高受孕率。监测排卵的方法有很多,如观察白带、监测基础体温、使用测排卵试纸、B超监测等。目前,最准确的方法是B超监测。
3
保胎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怀孕后,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需要适当进行保胎治疗。
从排卵后1~3天开始,可进行黄体支持治疗,可选用的孕激素制剂有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阴道用黄体酮凝胶或注射用黄体酮针剂。如果排卵后2周左右发现没有怀孕,可停药;如果怀孕了,则到排卵后35天左右,出现胎心搏动后,再逐渐停药。
出现先兆流产时,也可使用孕激素进行保胎治疗。用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监测和B超检查,阴道流血等症状消失后2周可以停药。复发性流产患者宜用药至上次流产孕期后的2周,或孕12~20周。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