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医药团队(徐佳熹/项军/孙媛媛/霍燃/赵垒/张佳博/黄翰漾)
事件
近期,我们就丽珠集团最新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跟踪。
跟踪纪要
参芪扶正销售保持平稳。前三季度公司参芪扶正注射液营收增速为9.7%,虽然在当下医保控费和处方用药管理力度加强的背景下增长面临一定压力,但目前参芪扶正注射液利润占比已经不到30%。从日均用药金额来看,参芪扶正目前的日均用药金额不超过元,远低于其它类似的抗肿瘤中药注射液,承受的控费压力相对较小。公司一方面通过拓医院加大营销力度,另一方面完善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力度,通过其它品种的销售带动参芪扶正的放量。预计短期内其销售仍将保持平稳。
二线品种快速放量,高增长势头延续。前三季度注射用尿促性素、注射用尿促卵泡素、亮丙瑞林微球、艾普拉唑肠溶片、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增长的营收同比增分别为长35%、30%、40%、60%和77%,整体来看公司二线品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生殖线领域竞争对手新的重组的促卵泡素上市只会影响已有重组产品的市场,其推广尚需时间,生殖线医生也有固有的用药习惯,目前公司在生殖领域的销售人员约-人,生殖线(加上亮丙瑞林)预计年总体预期增速20%-30%之间。亮丙瑞林的增速仍然低于公司自身的预计,目前主攻子宫异位和子宫肌瘤等适应症,今后会加强小儿性早熟等适应症的推广,预计年营收有望突破5亿。艾普拉唑会继续加强针对胃溃疡和胃返流的推广,目前已进入了13个省的医保,现公司正积极争取进入全国医保。针剂产品已已进入加速审评公示阶段,公司已做好临床核查及生产现场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审批进度积极推进,争取年获批生产。整体来看,公司潜力品种的高增长势头有望延续,其利润贡献已超过参芪扶正,而且占比越来越大,公司的品种结构不断改善。
精准医疗领域布局逐步推进。单抗领域,公司目前在研项目10个,7个为创新药,各项目均进展顺利。未来仍有望通过各类合作,进一步丰富单抗产品线。其中,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处于临床II期;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目前正在进行I、III期的患者临床入组;重组抗HER2结构域II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及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也于日前获批临床试验。预计丽珠单抗年的研发投入预计约2亿,摊到母公司约1亿。丽珠圣美公司已完成注册工作,医院等投放设备并从事临床病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产品注册方面,设备的注册也已取得备案,其它试剂的注册已初步确定临床方案医院。为了搭建精准医疗临床应用的市场拓展平台,公司设立了子公司丽珠基因,目前已办理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整体来看,公司在精准医疗领域“生物制药+基因测序”的布局进展顺利,未来有望为患者提供从检测到用药的全方位个体化治疗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营销改革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利好公司长期发展。此前公司针对“营改增”、“两票制”等政策,提前做了前瞻性的调整和布局,降低了业务风险。公司取消了以往的代理商大包模式,目前公司主要推行自建销售队伍的合约制销售模式,终端控制力加强,推进按产品分条线的营销体系,加大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力度,保证了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整体来看,公司有信心完成-年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目标。同时未来不排除公司继续出台长期激励措施的可能性。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公司在现有的生殖专科优势领域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抗肿瘤、精神、消化等专科的产品线,产品梯队完善,新产品艾普拉唑、亮丙瑞林、NGF等都属于高端专科药,艾普拉唑有望进入全国医保目录,在单抗领域也已深入布局。作为产品线梯队良好的专科药企,公司在激励机制理顺以及招标开启后潜力新产品进入放量周期的情况下,公司业绩增速有望提升。同时公司与海外开展技术合作,布局精准医疗,建立公司在“药物治疗+基因测序诊断”的协同竞争优势,未来外延发展仍然值得期待。公司的非公开发行项目顺利完成也为公司未来在资本市场运作提供资金储备。预计-年EPS分别1.79、2.25、2.71元,对应-年动态PE分别为33X、26X、22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继续亏损超预期;参芪扶正注射液控费降价超预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