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泾,主任医师、教授、Ph.D博士,硕博士生导师。医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不孕不育研究所所长,科学中国人年年度人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首批“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及温州市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荣誉获得者。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原顾问等。
程泾教授创造性地运用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提出了月经失调与不孕不育症的“中医周期疗法”及“中西排卵及生精诱导法”,并开拓了某些新病种、新的学科领域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卵泡不破裂黄素化综合征、卵巢早衰及低反应等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和诊治方法的研究。
何谓排卵诱导法
中西排卵诱导法,即在运用现代化检测手段监测卵巢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的同时,针对病因,因人因时地既辨病又辨证(包括宏观加微观辨证),运用“中医周期疗法”调经种子治疗不孕(育)症的同时,又合理配合西医促排卵药物协同诱导排卵促孕的方法。它是将中西医证与病、整体与局部治疗各自的优势互补有机结合,既对人体神经内分泌性腺卵巢功能进行全身整合调节(阴阳平衡,脏腑冲任协调),重视机体的完整统一性,又重视局部的调控(激素代替),整体局部兼顾,标本兼治,突出了整体性的个体化中西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育)症的治疗新法。
1.案验案1反复自然流产保胎案
阮某,女,36岁,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人,年11月2日收入院。主诉:停经25天,阴道少量出血半天。病史摘要:患者平素月经28天一行,经期6~7天,量中,色红,伴腰酸,无痛经及性交痛,末次月经年10月9日,量与性状同前。平素易胃脘痛,饮食稍不慎即腹泻。无其他不适。结婚9年,夫妻性生活和谐。年10月10日予以短效长方案行促排卵治疗,年10月19日排卵,排卵后予以黄体酮胶丸mg,每日2次,口服,达芙通10mg,每日2次,口服,黄体支持。自行停达芙通2天,今阴道少量出血半天,无腹痛腰酸,自测尿HCG(+),遂于10月20日来我院就诊测血β-HCG23.61mIU/ml,EPmol/L,P12.69nmol/L。从年至年生化妊娠、自然流产各2次。门诊以“生化妊娠,先兆流产;反复自然流产”收入院保胎治疗。
入院时阴道少量流血,呈深咖啡色,腰酸胀,无发热头痛,无恶心呕吐等症。病来神志清,精神可,纳眠佳,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舌黯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细滑。
诊断:(1)中医诊断:?胎动不安(脾肾两虚);?滑胎。(2)西医诊断:?生化妊娠,先兆流产;?反复自然流产?亚甲减。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β2-GP-1Ab、HCY、叶酸、B12、凝血常规、D-II、肝肾功能、血糖、叶酸、B12等均正常。定期监测血β-HCG、E2、P。地屈孕酮片20mg,每日2次,口服,黄体酮针40mg,肌注,每日1次,维持黄体功能,优甲乐25μg,每日1次,口服,维持治疗临床亚甲减;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针3.0g+止血敏3.0g+止血芳酸0.3g止血,予年11月10日停用。11月10日改地屈孕酮片10mg,每日2次,口服,hCGU,肌注,隔日1次;中药予以中药汤剂以补肾健脾,固冲安胎立法,以安胎方为主方加减,处方:生晒参、白术、白芍、砂仁拌熟地、枸杞子、菟丝子、川断、桑寄生、炒杜仲、黄芩、苎麻根、炙甘草、阿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大幅度动作,饮食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患者于入院后第三天血止。年11月27日(周期第50天)查B超示:宫内早孕,如孕44天,胚芽胎心见;宫腔积液。考虑到宫腔积液故中药在原方基础上酌加三七、赤芍、肾草、莲房化瘀止血,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西医治疗方案同前。年12月5日(周期第59天)复查B超:宫内早孕(如孕50+天)。β-HCG:mIu/ml,E2:Pmol/L,P:77.03nmol/L、TSH:3.31mIU/L。予年12月10日中药去化瘀止血药,西医治疗同前。患者病情稳定,建议出院治疗,患者坚决要求住院治疗。
现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偶有恶心,无呕吐,纳少,眠可,无腹痛腰酸,二便调。舌黯红,边稍有齿痕,苔薄黄,脉滑。
体会:中医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即提出“妊娠数堕胎候”专著。《明医杂著?妇人半产》云:“其有连堕数次,胎元损甚者,服药须多,久则可以留。”滑胎,即西医学的习惯性流产,近年常用反复自然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2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滑胎的主要病机有二:其一为母体冲任损伤;其二为胎元不健。西医引起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染色体异常;②感染因素;③全身性疾病;④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⑤内分泌因素;⑥免疫因素;⑦环境因素;⑧原因不明性因素等。四诊合参辨病属“脾肾两虚证”。
《傅青主女科》云:“补先后二天之脾与肾,正所以固胞胎之气与血。”肾为先天之本,胞络系于肾,肾精养胎,肾气载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患者先后2次暗产、2次堕胎致肾气亏虚,肾虚则冲任亏损,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致胎失所系,胎元不固而发为本病,患者舌苔脉象亦属脾肾两虚之征。西医首先考虑黄体功能不足,故需维持黄体功能。该患者目前病情稳定,胚芽胎心见,宫腔积液已吸收,无阴道出血及腰酸腹痛,继续黄体支持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等10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嘱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放松精神,安心保胎。注意观察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
1.验案2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案
王某,女,32岁,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婚后4年未孕,月经错后17年。
病史摘要:经水15岁来潮,常衍期2~3月一次。结婚4年未孕。肥胖、多毛、经闭,血RIA测定、B超及气腹造影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用“氯米酚加绒促性素”间断治疗2年未效。末次月经6月17日(服安宫黄体酮后来经),量中色红或紫,夹有血块。平素时有腰酸,四肢乏力,胸腹隐隐胀痛。脉沉细弦,舌质黯红、苔薄。
诊断:(1)中医:?不孕;?月经后期(肾虚痰瘀内阻证)。(2)西医:?原发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稀发。
治疗经过:中西结合宏观加微观辨证,其证属肾虚气滞、痰瘀内阻胞腔胞络,治拟益肾健脾导痰,理气化瘀调冲。方用益肾导痰调冲汤(验方)化裁:菟丝子、怀山药、仙灵脾、黄芪、益母草各10g,海藻、三棱、莪术、鹿胎膏(烊冲)、苍术、香附、巴戟肉、当归、胆南星、石菖蒲,5剂。后按月经周期,守方加减2个月,症状虽有改善,但仍未按期行经。9月份经后第5天起,在中医周期治疗的同时,加服氯米酚胶囊,每晚1粒(50mg),连服5天,再用绒促性素针,每日肌注0U,连用5天。一疗程后月经按时来潮,BBT出现双相,第二疗程起,在BBT升高后加强中药温补肾阳之品,以期健全黄体功能。上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次年1月2日复诊,停经56天,BBT持续高相41天,尿妊娠试验(+),后随诊胎孕良好,并顺产一女婴。
体会:本例为肾虚痰(瘀)阻、冲任不调,卵巢囊性增大,不能排卵而经闭不孕。在中医周期疗法的同时,加用促排卵西药,病症改善,排卵功能恢复而得妊娠,表明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用药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确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
本文选自《中西排卵诱导法治疗不孕不育症》(程泾主编)
推荐艾灸工具煴煴灸
煴煴灸
优点:悬灸微烟、渗透性强、易操作、随时随地灸、多穴位同时灸
燃烧时间:30分钟左右
方便指数:★★★★★
效果指数:★★★★★
推荐指数:★★★★★
点击查看
火爆招商中煴煴灸
健康中国传煴百年
痔疮如何用艾灸视频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