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二噁英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941903.html

二噁英

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

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和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哺,缩写为PCDD/Fs。研究最为充分的有毒二噁英为2位、3位、7位、8位被氯原子取代的17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congenor),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一TCDD)是目前所有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二噁英单体(经口LDSO按体重计仅为1pug/kg),且还有极强的致癌性(致大鼠肝癌剂量按体重计10μg/g)和极低剂量的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在内的多种毒性作用。这类物质既非人为生产、又无任何用途,而是燃烧和各种工业生产的副产物。目前,由于木材防腐和防止血吸虫使用氯酚类造成的蒸发、焚烧工业的排放、落叶剂的使用、杀虫剂的制备、纸张的漂白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1]

中文名二恶英

外文名Dioxin

别称二氧杂芑

性味无色无味

性状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

毒性

二噁英类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数量和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含有1-3个氯原子的被认为无明显毒性;含4-8个氯原子的有毒,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如果不仅2,3,7,8位置上被4个氯原子所取代,其他4个取代位置上也被氯原子取代,那么随着氯原子取代数量的增加,其毒性将会有所减弱。由于环境二噁英类主要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对二噁英类的毒性进行评价时,国际上常把各同类物折算成相当于2,3,7,8-TCDD的量来表示,称为毒性当量(ToxicEquivalentQuantity,简称TEQ)。为此引入毒性当量因子(ToxicEquivalencyFactor,简称TEF)的概念,即将某PCDDs/PCDFs的毒性与2,3,7,8-TCDD的毒性相比得到的系数。样品中某PCDDs或PCDFs的质量浓度或质量分数与其毒性当量因子TEF的乘积,即为其毒性当量(TEQ)质量浓度或质量分数。而样品的毒性大小就等于样品中各同类物TEQ的总和。对胎儿有毒性,胎儿发育异常,胎儿死亡。

二噁英的生物半衰期较长,2,3,7,8一TCDD在小鼠体内为10~15天,大鼠体内为12~31天,人体内则长达5~10年(平均为7年)。因此,即使一次染毒也可在体内长期存在;如果长期接触二噁英还可造成体内蓄积,可能造成严重损害[2]。

二噁英系一类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人们熟知的剧毒物质氰化物的倍、砒霜的倍。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很低浓度的二嚼英就对动物表现出致死效应。从职业暴露和工业事故受害者身上已得到一些二噁英对人体的毒性数据及临床表现,暴露在含有PCDD或PCDF的环境中,可引起皮肤痊疮、头痛、失聪、忧郁、失眠等症,并可能导致染色体损伤、心力衰竭、癌症等。有研究结果指出,二噁英还可能导致胎儿生长不良、男子精子数明显减少等,它侵人人体的途径包括饮食、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暴露予含二噁英污染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男性生育能力丧失、不育症、女性青春期提前、胎儿及哺乳期婴儿疾患、免疫功能下降、智商降低、精神疾患等[3]。

此外还有致死作用和“消瘦综合征”、胸腺萎缩、免疫毒性、肝脏毒性、氯痤疮、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致畸性、致癌性[2]。

按RTECS标准为致癌物,肝及甲状腺肿瘤,皮肤肿瘤。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ng/kg(大鼠经口);μg/kg(小鼠经口);μg/kg(豚鼠经口)

刺激性:兔经眼:2mg,中等刺激

致突变:微生物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mg/L;微生物突变-大肠杆菌,2mg/L

致癌性判定:动物和人皆为不肯定性反应。[4]一级致癌物质。

二噁英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的毒性最强,只要一盎司(28.35克),就可以杀死万人,相当于氰化钾(KCN)的0倍,这是迄今为止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且含有多种毒性的物质之一,因此对它研究也最多。

结构性质

二噁英是指含有2个或1个氧键连结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它的英文名字“Dioxin”。由于Cl原子在1~9的取代位置不同,构成75种异构体多氯代二苯(PCDD)和种异构体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通常总称为二噁英,其分子量.96,为白色结晶体,m.p.:~℃,℃开始分解,℃时2s完全分解。其中有17种(2、3、7、8位被Cl取代的)被认为对人类和生物危害最为严重。其结构如图。

二噁英性质稳定,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a,气态二噁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d,在人体内降解缓慢,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中。二噁英是一种含Cl的强毒性有机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只有通过化学合成才能产生,是目前人类创造的最可怕的化学物质,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

污染来源

大气环境中的二噁英来源复杂,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汽车尾气,焚烧生产(包括医药废水焚烧,化工厂的废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燃煤电厂等)。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时容易产生二噁英。聚氯乙烯塑料、纸张、氯气以及某些农药的生产环节、钢铁冶炼、催化剂高温氯气活化等过程都可向环境中释放二噁英。二噁英还作为杂质存在于一些农药产品如五氯酚、2,4,5-T等中。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受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zz/9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