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http://pf.39.net/bdfyy/
-06-21
前阵子三胎的事情,网上炸锅了,我身边也炸锅了。
这两天网上一则“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诞下10只健康幼崽”的新闻也让大家炸了锅。
看到这个新闻,我挺开心的,基础研究进步了一大步,值得开心。
那么多人分析文章本身,那我从另一个角度科普一下需要辅助生殖的人群是哪些吧!
这几年,我接触了特别生理功能异常的女孩,她们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
1
低促性腺激素
分为原发和继发。
原发低促性腺激素的主要特征是:第二性征不发育,无月经。
临床上常规的腹部彩超显示子宫偏小,内膜线不清晰或无内膜,因此这类患者通常会被误诊为——始基子宫。
实际上,低促性腺激素患者和始基子宫有本质的差别,低促性腺激素的性激素六项结果显示: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偏低[1]。
主要是垂体的锅。
通过服用人工周期可刺激第二性征发育,刺激卵巢和子宫发育,通过促排卵可正常怀孕[2]。
2
始基子宫
始基子宫患者的特征是:第二性征正常,但无月经。
始基子宫患者的卵巢功能正常,性激素六项正常,但无子宫内膜或者无子宫,通常伴随着无阴道或阴道闭锁。
市场上的DY较适合这类患者,此外各种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皆可能是忽悠钱的。
请自己辨别[3][4]
3
卵巢早衰
分为原发和继发。
继发的卵巢早衰是指:自己来过月经,但后来卵巢功能衰竭。
原发早衰是指:无第二性征发育,无月经。
B超显示子宫偏小,内膜线不清晰或无内膜,卵巢偏小,通常误诊为——始基子宫。
性激素六项结果为:促卵泡生成素偏高。
卵巢早衰患者通常需要测卵巢储备功能——AMH。
市场上供卵通常是对标这类患者。
各种供应链,言尽于此,自己辨别。
4
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分瘦多囊和胖多囊。
一般情况下,肥胖的女性容易有多囊。
多囊卵巢从外观上看跟常人无区别,但睾酮偏高。
5
卡尔曼
卡尔曼综合征(KS)[5]是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占IHH的40%~60%,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据报道,男性患病率为1/,女性患病率为1/,男性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基因异常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足,患者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发育及配子生成障碍,少部分合并面中线缺陷、独肾或激素型骨质疏松,极少数伴有先心病、癫痫或智力不全[6]。
说人话:卡尔曼在男性和女性均有发病,具体表现为:第二性征不发育,无嗅觉或嗅觉弱,伴随着基因突变。
男性表现为:内外生殖系统皆不发育,变声期不变声。
女性表现为:内外生殖系统皆不发育,无月经。
卡尔曼跟低促性腺激素有一些相似,均可通过服用人工周期可刺激第二性征发育,刺激卵巢和子宫发育,通过促排卵可正常怀孕。
但卡尔曼毕竟伴随着基因突变,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和一系列并发症,谨遵医嘱。
6
特纳氏综合征
特纳氏综合征:是由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或者结构异常引起的。
这类患者身材矮小、青春期无性征发育、无初潮等[7]。
需要适时补充激素,无法治愈,但可改善临床病症。
7
卵巢不敏感综合症或卵巢对抗性综合或Savage综合征
卵巢不敏感综合症或卵巢对抗性综合或Savage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高促性腺激素低性腺激素性闭经。
病理特点为患者卵巢内有许多始基卵泡,少见窦状卵泡,无成熟卵泡,卵巢内呈局灶性或弥漫性透明变性,对高水平的促性腺激素(Gn)缺乏反应。该综合征可能由于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或者受体后缺陷,使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使卵泡处于休止状态,不能发育成熟和排卵,雌激素分泌减少,内源性促性腺激素升高。也有学者认为是缺乏腺苷酸环化酶,或由于自身免疫因子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是一种可治性疾病,经适当治疗多可成功地诱发排卵。
8
性染色体异常
性染色体异常[8]: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
因各种原因,会发生性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一旦性染色体异常,大多数人会发育异常。
比如: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染色体是XY。
9
排卵功能障碍
排卵障碍主要表现为生殖内分泌异常所致的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控卵泡发育、卵子成熟和排卵功能异常[9]。
10
无排卵月经
正常月经是卵泡发育成熟后,卵巢排卵,进入输卵管,若是没受精,则继续进入子宫子宫内,在激素的作用下内膜脱落,出血。
无排卵月经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
无排卵月经通常跟排卵功能障碍相关。
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和调理期间,采用小剂量的孕激素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大剂量孕激素药物治疗效果相差较小,但不良反应较轻[10][11]。
11
输卵管不通
怀孕是卵巢有卵泡发育,并排出成熟的卵,精卵在输卵管相遇并受精。
若是输卵管不通,需要做输卵管疏通,若是再不行,则需要借助辅助生育。
参考文献:
[1]王秋兰,张敏.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临床研究,,29(04):98-99.
[2]李焱.尿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低促性腺激素闭经所致不孕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7(18):-.
[3]张炜悦,刘恩令,杨艳艳,荆楠,王伟杰,李亚光,魏靖文.始基子宫合并阴道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现代妇产科进展,,28(09):-.
[4]潘宏信,宋晓婕,秦成路,罗光楠.首例保留单侧功能性始基子宫的MRKH综合征手术:罗湖三式手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8(07):-.
[5]ShimaHirohito;TokuhiroEtsuro;OkamotoShingo;NagamoriMariko;OgataTsutomu;NarumiSatoshi;NakamuraAkie;IzumiYoko;JinnoTomoko;SuzukiErina;FukamiMaki.SOX10MutationScreeningforPatientswithKallmannSyndrome.[J]JournaloftheEndocrineSocietyVolume5,Issue7..PPbvab-bvab
[6]郭晓迪,林倍思,曾咏梅,刘书红,胡细玲.男性卡尔曼综合征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7(01):-.
[7]喻昆林,虞青,徐勇辉.同卵双胎Turner综合征临床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31(05):26-29.
[8]李静,黄岩杰,杨晓青,毕亮亮,梅晓峰,李金刚.性发育异常患者遗传学特点与临床表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31(02):-.
[9]许茜亚,全松.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诊疗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36(05):-.
[10]李翠菊.探讨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应用[J].中外医疗,,39(18):38-40.
[11]杨琼芬.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J].人人健康,(14):-.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