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考专题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

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习题(1)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一、A1

  1、①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使基础体温呈双相曲线变化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黄体生成素

  D、卵泡刺激素

  E、雄激素

  2、①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作用不包括

  A、促卵泡发育

  B、促排卵

  C、促黄体生成

  D、促泌乳

  E、促孕卵输送

  3、①月经初潮是指

  A、月经第1次来潮

  B、月经期的第1天

  C、月经第1天的出血量

  D、两次月经第1日间隔的时间

  E、月经期下腹部的坠胀感

  4、①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大于

  A、40ml

  B、50ml

  C、60ml

  D、70ml

  E、80ml

  5、①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的韧带是

  A、圆靭带

  B、阔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骶结节韧带

  6、①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

  A、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B、子宫峡部解剖学内口

  C、子宫峡部组织学内口

  D、阴道穹隆

  E、子宫颈管

  7、①婴儿期子宫体与子宫颈的长度比例为

  A、2:1

  B、3:1

  C、1:2

  D、1:3

  E、1:1

  8、①前庭球又称

  A、阴蒂

  B、巴氏腺

  C、前庭大腺

  D、球海绵体

  E、尿道旁腺

  9、①关于会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广义的会阴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

  B、狭义的会阴是指尿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C、会阴包括皮肤、肌肉、筋膜及骨骼

  D、会阴体厚3~4cm,呈楔状

  E、会阴组织妊娠时的延展性差,分娩时容易裂伤

  10、①骨盆最小平面其前方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是

  A、第4~5骶椎间

  B、第3~4骶椎间

  C、骶岬

  D、骶尾关节

  E、骶骨相应部位

  11、①关于子宫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成人子宫重约50g

  B、成年妇女子宫体与子宫颈之比为2:1

  C、子宫体壁由内膜层、肌层、浆膜层组成

  D、子宫峡部指的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位

  E、宫颈内口为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12、①下列不属于女性外生殖器的有

  A、阴阜

  B、大阴唇

  C、阴道

  D、小阴唇

  E、阴道前庭

  13、①正常成年妇女非孕期子宫峡部长度约为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4、①关于骨盆出口横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

  B、两坐骨结节外侧缘间的距离

  C、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

  D、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E、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

  15、①使乳腺管增生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胎盘生乳素

  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6、①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音调变高

  B、乳房丰满

  C、月经初潮

  D、阴毛出现

  E、骨盆变宽

  17、①关于骨盆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块耻骨,两块坐骨,一块尾骨

  B、两块坐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C、两块髂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D、两块髋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E、两块耻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18、①下列激素中是下丘脑调节月经的主要激素的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促卵泡素

  D、促黄体生成素

  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19、①孕激素的作用哪项是正确的

  A、促进子宫发育

  B、促进水、钠潴留

  C、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D、使宫颈黏液变稀薄

  E、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20、①关于非孕期成人正常子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子宫长约7~8cm

  B、子宫体位于骨盆腔中央,前有膀胱后有直肠

  C、子宫容积约为50ml

  D、宫颈宫体相连处称为峡部

  E、峡部长约1cm

  21、①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如未受精,黄体开始萎缩,萎缩发生的时间是在排卵后

  A、4~5天

  B、7~8天

  C、9~10天

  D、11~12天

  E、13~14天

  22、①在子宫的4对韧带中,间接保持子宫前倾位置的韧带是

  A、阔韧带

  B、圆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骶结节韧带

  23、①一般情况下,经产妇的宫颈口形状应该是

  A、圆形

  B、横椭圆形

  C、纵椭圆形

  D、横裂口

  E、梯形

  24、①某健康妇女,孕1产0,其骨盆形态正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B、中骨盆平面呈横椭圆形

  C、出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D、入口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

  E、出口平面呈纵椭圆形

  25、①有关卵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对空腔器官

  B、分为两部分,内为皮质,外为髓质

  C、卵巢的大小和形状与年龄无关

  D、是产生卵子、分泌激素的器官

  E、正常卵巢约重50g

  二、A2

  1、①刘女士,22岁。今日外出不慎掉入污水沟,会阴部有擦伤,未作处理。第3日体温39.2℃,且感会阴部肿痛。此时最可能的是

  A、重度感冒

  B、小阴唇裂伤

  C、大阴唇裂伤

  D、巴氏腺囊肿

  E、处女膜破裂

  2、①女,16岁,于高处取物时不慎摔下,呈骑跨式。伤及外阴部位,疼痛难忍,出现外阴血肿,其最易发生的部位在

  A、阴阜

  B、小阴唇

  C、大阴唇

  D、阴蒂

  E、阴道前庭

 一、A1

  1、

  B

  孕激素能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使基础体温呈双向曲线改变,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

  2、

  E

  拓展知识点: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促进卵泡发育、排卵、黄体生成和泌乳。

  3、

  A

  月经第1次来潮为初潮,故选项A正确;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为月经周期,故选项D错误。

  4、

  E

  拓展知识点:正常的月经量是30~50ml,多于80ml即为月经过多。

  5、

  B

  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故选项A错误;主韧带是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故选项C错误;宫骶韧带间接保持子宫前倾位,故选项D错误;阔韧带是维持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的韧带,故选项B正确。

  6、

  A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7、

  C

  成人子宫体与子宫颈的长度比例为2:1,婴儿期为1:2。

  8、

  D

  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尿道旁腺位于尿道后壁。

  9、

  D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故选项A错误;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故选项B错误;会阴只包括皮肤、肌肉、脂肪等软组织,不包括骨骼,故选项C错误;会阴组织妊娠时变软,有利于分娩,故选项E错误;会阴体厚3~4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状,故选项D正确。

  10、

  E

  骨盆最小平面即是中骨盆平面,前方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是骶骨相应部位。

  11、

  E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外口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所以答案E的说法不正确。

  12、

  C

  阴道属于女性内生殖器官,其他均为外生殖器。

  13、

  B

  正常成年妇女非孕期子宫峡部长度约为1.0cm,记忆性题目记住即可。

  14、

  A

  骨盆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cm,解剖位置是固定的,请记忆此知识点即可。

  15、

  A

  雌激素及孕激素均能作用于乳腺,雌激素促进乳腺管的增生,而孕激素则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两者的作用不要混淆。

  16、

  C

  青春期是指从月经初潮到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月经初潮是女性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其他选项均是青春期的表现。

  17、

  D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骨盆的构成。骨盆是由左右两块髋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构成的。每块髋骨又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本题解题时应注意区分髋骨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

  18、

  E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下丘脑性调节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乳素抑制激素,垂体相关的调节激素包括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属于卵巢分泌的激素。

  19、

  E

  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要区分着记忆。本题提供的选项中只有E是孕激素的生理功能,其他都是雌激素的功能。

  20、

  C

  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正常非孕期子宫形如倒置的扁梨形,位于盆腔中央,前有膀胱、后有直肠。成年妇女的子宫长约7~8cm,重约50g,容积约5ml。要注意重量与容积的数值相区别。

  21、

  C

  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如未受精,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

  22、

  D

  子宫借助4对韧带及骨盆底组织来维持正常位置。

  1)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

  2)阔韧带:维持子宫在盆腔的正中位置。

  3)主韧带:固定子宫颈正常位置的重要组织。

  4)宫骶韧带:将宫颈向后上牵引,间接保持子宫前倾的位置。

  23、

  D

  未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呈圆形;经阴道分娩的已产妇的子宫颈外口受分娩的影响呈横裂口。

  24、

  A

  为了便于理解分娩过程时胎儿通过骨产道的过程,一般将骨盆腔分为3个假想平面。骨盆入口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面为骶岬前缘。是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

  25、

  D

  卵巢是产生卵子、分泌激素的器官,是一对扁椭圆形腺体,重约5~6g,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卵巢组织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在外,髓质在中心部分。

  二、A2

  1、

  D

  该患者体温升高提示有感染的存在,巴氏腺开口被污水堵塞,可导致巴氏腺囊肿的发生。

  2、

  C

  大阴唇内因为富含血管,所以容易形成大阴唇血肿。

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习题(2)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一、A1

  1、③反映卵巢有排卵功能的检查结果为

  A、基础体温呈单相

  B、阴道脱落细胞反映为轻度雌激素影响

  C、宫颈黏液有羊齿状结晶

  D、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

  E、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

  2、③有关月经,下述错误的是

  A、月经量约为30~50ml

  B、经期一般为2~8天

  C、月经周期一般21~35天

  D、经期是指每次月经持续的天数

  E、月经周期是指前次月经结束到下次月经开始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A1

  1、

  E

  有排卵的妇女基础体温应呈双相型而非单相型,故A不对。排卵后阴道脱落细胞应反映孕激素的影响,而非雌激素的影响,故B不对。宫颈黏液的变化是排卵前羊齿状结晶,排卵后变为椭圆体,故选项C不正确。排卵后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故E正确而D不正确。

  2、

  E

  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所以应该是前次月经开始到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时间。

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习题(3)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一、A1

  1、①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是在孕

  A、22~24周

  B、26~28周

  C、28~30周

  D、32~34周

  E、36~40周

  2、①产妇,27岁,正常阴道分娩,护士给护生讲解正常的脐带结构是

  A、一条动脉,一条静脉

  B、一条动脉,二条静脉

  C、二条动脉,一条静脉

  D、静脉较粗壁厚

  E、动脉较细壁薄

  3、①妊娠后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不会出现的是

  A、心搏出量增加

  B、心率加快

  C、大血管扭曲

  D、心尖部可闻舒张期杂音

  E、膈肌上抬,心脏变位

  4、①关于胎盘描述正确的是

  A、于妊娠8周开始形成

  B、于妊娠12周末形成

  C、其胎儿面粗糙

  D、其母体面光滑

  E、足月时重约g

  5、①护士指导正常孕妇产前检查的时间正确的是

  A、孕第12周进行全面产科检查

  B、产前检查从妊娠20周开始

  C、孕21~28周每3周检查一次

  D、孕29~36周每2周检查一次

  E、孕36周后入院待产

  6、①妊娠24周后听胎心部位错误的是

  A、骶右前位,在母体脐上右侧听

  B、枕左前位,胎心在母体右下腹听

  C、肩先露在母体脐附近听

  D、枕右前位在母体右侧听最响

  E、骶左前在母体脐上左侧

  二、A3/A4

  1、①小刘,29岁,述说平素月经规律,28天一次,每次持续3~4天。其末次月经是3月16日,距今已有8周,现病人感觉疲乏,乳房触痛明显。

  1、化验报告提示尿妊娠反应(+),此化验的原理是查体内的

  A、催产素水平

  B、黄体酮水平

  C、雌激素水平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

  E、黄体生成素水平

  2、为了进一步确诊其是否怀孕,下列可以提供确诊依据的检查是

  A、听筒听胎心

  B、胎动

  C、放射检查胎儿脊柱轮廓

  D、B超显示胎心搏动

  E、检查血中激素水平

  3、除以上体征外,护士若考虑该妇女怀孕,其另外的可能体征是

  A、妊娠纹

  B、胎动感

  C、恶心

  D、妊娠斑

  E、听到胎心音

  4、该孕妇的预产期是

  A、10月18日

  B、11月5日

  C、11月18日

  D、12月23日

  E、12月25日

  一、A1

  1、

  D

  孕妇的心排出血量和循环血容量均在32~34周时达到最高峰,因此如果合并心脏病,孕妇容易在32~34周时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2、

  C

  脐带内有一条管腔大而管壁薄的脐静脉和两条管腔小而管壁厚的脐动脉。

  3、

  D

  妊娠期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及心脏移位使大血管扭曲,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闻及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因此,不会出现的是舒张期杂音。

  4、

  B

  胎盘约在妊娠12周末形成,足月的胎盘为圆形或椭圆形盘状,重约~g。胎盘分为胎儿面和母体面,胎儿面光滑,呈灰白色,表面为羊膜,中央或稍偏处有脐带附着;母体面粗糙,呈暗红色,约有18~20个胎盘小叶。

  5、

  D

  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妊娠28周前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检查1次,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1次。

  6、

  B

  胎心听诊应该在胎儿背部稍靠上方听得最清楚,枕左前位时胎儿背应在母体的左侧,所以应该在母体左侧听诊胎心音最清楚,而不是母体右侧。其他选项均正确。

  二、A3/A4

  1、

  1、

  D

  妊娠后,滋养细胞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从孕妇的血清及尿中测出以协助诊断早期妊娠。

  2、

  D

  以上各种方法除E外均可以确诊怀孕,但是只有D选项是在早期即可出现,A、B在中期妊娠时可以提供确诊依据,C目前一般不用,因对胎儿的损伤太大。

  3、

  C

  从题意可知假如该妇女确诊怀孕,目前应该为妊娠8周左右,应属于早期妊娠,所以另外的体征也应该是早期妊娠时的表现,而备选答案中只有恶心属于早期妊娠的表现。

  4、

  D

  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是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因此该孕妇的预产期是12月23日。

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习题(4)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一、A1

  1、④孕妇骨盆外测量数值最大的是

  A、髂嵴间径

  B、坐骨棘间径

  C、骶耻外径

  D、坐骨结节间径

  E、髂棘间径

  2、④某次产前检查测得孕妇宫底高度为14cm,腹围50cm,则估算出的胎儿体重是

  A、g

  B、g

  C、g

  D、g

  E、g

  3、④关于骨盆内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位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均应进行骨盆内测量

  B、测量时,孕妇取伸腿仰卧位

  C、坐骨棘间径又称对角径,正常值约10cm

  D、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约5~5.5cm

  E、骨盆内测量还应明确胎先露和胎方位情况

  4、④关于髂嵴间径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测量时孕妇取截石位

  B、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

  C、正常值是25~28cm

  D、通过测量值可间接推算出骨盆出口的横径

  E、是骨盆径线中最短的一个

  5、④四步触诊法检查内容不包括

  A、子宫大小

  B、骨盆大小

  C、胎方位

  D、胎先露

  E、胎产式

  6、④孕妇腹壁上胎心音听诊最佳位置是

  A、胎儿背侧

  B、胎儿臀侧

  C、胎儿腹侧

  D、胎儿头侧

  E、胎儿足侧

  7、④有关孕期检查的四步触诊法,下列错误的是

  A、可以了解子宫的大小、胎先露、胎方位

  B、第一步是双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宫底高度,并判断是胎头还是胎臀

  C、第二步是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辨别胎背及胎肢的方向

  D、第三步是双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判断先露部为头还是臀

  E、第四步是双手向骨盆入口方向插入,进一步检查先露部,并确定入盆程度

  8、④有关孕期护理指导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孕期饮食应多样化,防止偏食

  B、孕妇用药要慎重

  C、孕妇被动吸烟,对胎儿同样有影响

  D、睡眠时多取左侧卧位

  E、妊娠前3个月及后2个月禁止性生活

  9、④自我监测胎儿安危最适宜的方法是

  A、定期查尿妊娠试验

  B、胎动计数

  C、尿雌三醇(E3)测定

  D、胎心电子监护

  E、自测宫高和腹围

  10、④骶耻外径可间接判断

  A、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

  B、骨盆入口平面横径

  C、中骨盆平面前后径

  D、中骨盆平面横径

  E、出口平面横径

  11、④骨盆外测量时,髂棘间径可间接判断骨盆入口平面的

  A、前后径

  B、横径

  C、对角径

  D、斜径

  E、直径

  二、A3/A4

  1、④某孕妇现孕30周,长时间仰卧后,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

  1、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脉率增快

  B、脉压增大

  C、脉压减少

  D、回心血量增加

  E、回心血量减少

  2、出现这种情况后,护士应该立即

  A、通知医生

  B、给予面罩吸氧

  C、开放静脉,准备抢救

  D、嘱孕妇左侧卧位

  E、让孕妇继续平卧观察

 一、A1

  1、

  A

  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是孕妇骨盆外测量数值最大的一个。

  2、

  C

  拓展知识点:估算胎儿体重的方法是胎儿体重(g)=宫底高度×腹围+,其中宫高和腹围均是以厘米为单位测得的数值,据此估算出的胎儿体重是g。

  3、

  D

  骨盆内测量适用于骨盆外测量有狭窄者,故选项A错误;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故选项B错误;骶耻内径又称对角径,正常值为12.5~13cm,坐骨棘间径正常值约10cm,故选项C错误;骨盆内测量只能判断各骨盆径线的大小,不能明确胎先露和胎方位的情况,故选项E错误;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故选项D正确。

  4、

  C

  测量髂嵴间径时,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故选项A错误;它是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故正确B错误;髂嵴间径正常值是25~28cm,故选项C正确;通过测量值可间接推算出骨盆入口的横径,故选项D错误;它是骨盆径线中最长的一个,故选项E错误。

  5、

  B

  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先露是否衔接,不包括骨盆大小。

  6、

  A

  胎心音多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

  7、

  D

  拓展知识点:本题考察的是产前检查中四步触诊的手法。其中答案ABCE均是正确的描述,D选项不正确,应该是:第三步是检查者将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放在耻骨联合上方,而不是双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

  8、

  E

  妊娠前3个月及后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及感染。选项“妊娠前3个月及后2个月禁止性生活”描述不够严谨。

  9、

  B

  胎动计数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监测胎动可判断胎儿在宫内的状态。

  10、

  A

  骶耻外径测量的是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11、

  B

  髂棘间径测量的是两侧骼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二、A3/A4

  1、

  1、

  E

  妊娠30周的孕妇长时间仰卧后,增大的子宫压迫腹主动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出现相关的症状。

  2、

  D

  出现上述情况后,立即协助孕妇改为左侧卧位,使增大的子宫移开腹主动脉,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年主管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章节习题(5)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一、A1

  1、③一般初孕妇开始自觉胎动的时间是在妊娠的第

  A、12~16周

  B、18~20周

  C、22~24周

  D、25~26周

  E、27周以后

  2、③提示妊娠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停经

  B、黑格征

  C、剧烈呕吐

  D、乳房出现蒙氏结节

  E、胎心音

  二、A2

  1、③24岁初产妇,末次月经记不清,行产科检查,量腹围94cm,宫高33cm(宫底在脐与剑突之间),胎头入盆,胎心位于脐右下方,其孕周估计为

  A、24周

  B、28周

  C、32周

  D、35周

  E、40周

  参考答案:

  一、A1

  1、

  B

  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一般初孕妇在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

  2、

  A

  停经是妊娠最早的临床表现,但不是确诊的依据。

  二、A2

  1、

  E

  根据手测子宫底高度或尺测耻上子宫高度,可以估计妊娠周数。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1)

1、关节脱位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最好在伤后几周内进行()。

  A.1

  B.2

  C.3

  D.4

  E.5

  C

  关节脱位以手法复位为主,最好在伤后3周内进行。早期复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复好。

  知识点:关节脱位

  2、患者女,23岁。生长在高原缺碘地区。一年前发现颈前部节状肿物,现肿物变化不大,无何不适。最可能的诊断()。

  A.甲状腺腺瘤

  B.甲状腺癌

  C.单纯性甲状腺肿

  D.甲状腺机能亢进

  E.桥本甲状腺肿

  C

  本题考查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单纯性甲状致甲状腺肿物质或相关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不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故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其特点是散发于非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且不伴有肿瘤和炎症,病程初期甲状腺多为弥漫性肿大,以后可发展为多结节性肿大。

  知识点:单纯性甲状腺肿

  3、患者,男,64岁。慢性支气管炎8年,高血压3年。今晨排便时,突感右胸刀割样疼痛,随即胸闷、呼吸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血压

  B.急性胸膜炎

  C.急性心包炎

  D.自发性气胸

  E.心脏神经官能症

  D

  病人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考虑为气胸。

  知识点: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2)

 1、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

  A.升结肠中

  B.回盲部

  C.空肠

  D.横结肠

  E.直肠、乙状结肠

  E

  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

  知识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2、在面部"危险三角区"挤疖会引发的危险是()。

  A.易引

起眼球后感染

  B.易引起颅内海绵窦炎

  C.易形成败血症

  D.易形成痈

  E.易扩散为急性蜂窝组织炎

  B

  发生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上唇疖、鼻疖)。如被挤压或处理不当时,致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知识点: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3、引起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A.高血压

  B.脑动脉硬化

  C.颈动脉硬化

  D.脑动脉瘤

  E.脑血管畸形

  B

  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

  知识点: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3)

 1、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是()。

  A.摄入不足

  B.铁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物理因素

  E.生物因素

  A

  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婴儿长期以乳类喂养,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年长儿偏食等。

  知识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成人正常血钾浓度是()。

  A.0.5~1.0mmol/L

  B.1~1.5mmol/L

  C.2.5~3.0mmol/LTI

  D.3.5~5.5mmol/L

  E.6.5.~7.0mmol/L

  D

  成人正常血钾浓度是3.5~5.5mmol/L。

  知识点:电解质代谢异常的护理

  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

  A.消化性溃疡

  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肝硬化

  D.肝炎

  E.胃癌

  A

  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或应激引起)和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引起的出血也不少见。

  知识点:胃十二指肠溃疡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4)

  1、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

  A.腹壁强度降低,有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薄弱或缺损

  B.长期便秘

  C.低蛋白血症

  D.长期咳嗽

  E.长期重体力劳动

  A

  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

  知识点: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2、患者,男,45岁。1小时前酒后突然呕吐鲜血2次,共约ml。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可能出现交通支的曲张、破裂出血的部位是()。

  A.前腹壁

  B.肠系膜血管

  C.胃底食管下段

  D.直肠下端肛管

  E.膜腹后

  C

  肝硬化易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知识点: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3、患者,男性,36岁,背部大片烫伤后感染,创面脓液为绿色,特殊的甜腥臭味,问患者感染的细菌是()。

  A.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变形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白色念珠菌

  D

  铜绿假单胞菌:脓液淡绿色,甜腥味。变形杆菌:脓液特殊臭味。

  知识点: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5)

 1、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出胎便的正常时间是()。

  A.12小时内

  B.16小时内

  C.20小时内

  D.32小时内

  E.48小时内

  A

  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2~3日排完,粪便转为黄绿色。如24小时未排胎粪者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畸形。

  知识点:足月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2、闭合性损伤造成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是()。

  A.肠管破裂

  B.肠系膜损伤

  C.腹膜后血肿

  D.实质性脏器破裂

  E.膀胱破裂

  D

  实质性脏器破裂为闭合性损伤造成腹腔内出血的常见原因。

  知识点: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3、成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B.铁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理化因素

  E.生物因素

  C

  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由于反复多次小量失血,常使体内贮存铁耗竭。

  知识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知识》历年高频考题(16)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

  A.动脉硬化

  B.结节性动脉炎

  C.先天性血管畸形

  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E.持久发作心房颤动

  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

  知识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组成胎盘的一条静脉和两条动脉是()。

  A.~条脐静脉和一条脐动脉

  B.~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

  C.~条股静脉和两条股动脉

  D.~条上腔静脉和两条颈动脉

  E.~条股静脉和两条脐动脉

  B

  脐静脉1条:带有来自胎盘氧含量较高、营养较丰富的血液进入胎体。脐动脉2条:带有来自胎儿氧含量较低的混合血,注入胎盘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点:胎儿的生理特点

  3、各种类型休克早期的共同病理生理改变是()。

  A.心功能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血压下降

  D.出血倾向

  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E

  各类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

精品|主管护师考试80个历年常考知识点汇总

精品|年护师考试《内科护理学》个必背知识点

精品|年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个必背知识点

精品|年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个必背知识点

医考(规培、主治、护士、放射、医师、中医、中西医、公卫、口腔副高等)

最权威的考试题库或课程!!通过率极高!

支持----电脑、平板、手机、网页--随时随地观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zy/70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