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沉默的长牛股

北京青春痘专治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企业分析

一、公司介绍

丽珠集团以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业,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及诊断试剂及设备,主要产品包括壹丽安(艾普拉唑肠溶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丽珠得乐(枸橼酸铋钾)系列产品、贝依(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丽申宝(注射用尿促卵泡素)、乐宝得(注射用尿促性素)、参芪扶正注射液、抗病毒颗粒、丽福康(注射用伏立康唑)、丽康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等制剂产品;美伐他汀、阿卡波糖、硫酸粘菌素、苯丙氨酸及头孢曲松钠等原料药和中间体;HIV抗体诊断试剂、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等诊断试剂产品。

二、行业所处阶段

分析行业所处阶段,主要通过2个方面进行判断:资本支出力度(产业集中度、投资活动购建3产的力度)、营收增速,如果再加上一点,那就是政策的完善度。

从上图来看,丽珠集团研发投入一般,距离龙头恒瑞医药的距离还很远,占营收和净资产的占比均小于10%。

我国的创新药处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期迈进的阶段,临床在研的品种将成为拉升创新药企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医药制造行业正在步入成熟期,明显的特征就是政策支持引导创新药的研发,并且会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近两年医药行业的大力整顿就是很典型的反映,随之兼并重组的情况也会较为频繁,从而提高产业集中度。整个行业在这个时期会出现震荡上升的情况。

三、行业市场规模

医药行业,近20年,营收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年之后,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也贴合医药行业的生命阶段表现,年前后,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非常庞大。

尽管我国的医药行业规模扩容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年我国的人均药品消费金额仅为美国的6.40%,未来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从政策因素来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一系列医药行业产业政策,在降价控费的前提下促进并维护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进一步鼓励绿色发展与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和鼓励地方加强医药专业园区建设,引导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退城入园,提高行业平均规范程度,加强了医药制造业地域集中的辐射效应。从宏观因素来看,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在民生健康方面的支付能力和潜力进一步显现;从人口变化因素来看,我国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和城镇化的推进都将促进药品消费的刚性增长;从消费习惯来看,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健康意识极大地提升,每年的诊疗总人次和人均诊疗费用稳定增长。在上述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预计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人均药品消费将逐步向发达国家趋同。

四、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行业集中度仍较低

年以来,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强制实行GMP及GSP等认证制度,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我国医药产业依旧存在集中度低,各类药品生产企业多而散的问题。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家,但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较少,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低,因而仍多以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为主,导致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因市场同质化带来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提高医药行业的集中度,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增强与大型跨国公司抗衡的实力,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环保要求和制造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动态GMP飞行检查对企业持续合规提出了新的要求,小规模企业未来将缺乏竞争实力从而逐步退出竞争,市场竞争者将保持阶段性减少趋势,行业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升,优质且具规模的原料药企业将迎来新的结构性机遇。

丽珠集团的行业地位并不高。

五、企业护城河

(1)多元化的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

本集团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并在抗肿瘤用药、辅助生殖用药、消化道用药、精神用药及神经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现阶段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国际化的研发理念在进一步聚焦生物药品研发的同时,启动了细胞治疗业务领域的研究开发。在一致性评价及带量采购的政策下,丽珠拥有独特的原料药优势,将不断加强原料-制剂一体化。

(2)完善的营销体系与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本集团对营销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营销体系建设,优化激励考核机制,不断加强学术营销及终端推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构建了制剂产品(含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诊断试剂及原料药等业务领域的专业化营销团队,形成较为完善的营销体系;本集团各个领域营销管理团队及为本集团提供专业销售服务人员近万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地乃至境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包括主要的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疾控中心、卫生部门及制药企业等终端。

(3)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国际化的研发理念

本集团在化学药、中药制剂、生物药以及诊断试剂等领域均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国际化的研发理念,建立了缓释微球研发平台和生物药研发平台等特色技术平台,并拥有了核心研发领军人才。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深专家和创新型人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发展海外战略联盟等方式,围绕抗肿瘤、辅助生殖、消化、精神及神经等产品线布局,形成了清晰的产品研发管线,进而增强了本集团的研发竞争力。

六、企业领导团队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主要工作经历以及目前在公司的主要职责简介如下:

1.执行董事简介

唐阳刚先生,50岁,现任本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战略委员会委员及《香港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的本公司授权代表,并于本集团其他附属公司任董事。于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本科学历。制药高级工程师。

徐国祥先生,57岁,现任本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及副总裁,年11月至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全国医药行业EMBA高研办学习,并取得结业证。

2.非执行董事简介

朱保国先生,57岁,现为本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席,并于本集团其他附属公司兼任董事。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自年起至今一直任本公司董事长,年4月至年9月期间曾兼任本公司总裁。

陶德胜先生,55岁,年加入本公司,现为本公司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以及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并于本集团其他附属公司任董事。

邱庆丰先生,48岁,现为本公司非执行董事。年9月取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非职业会员。

3.独立非执行董事简介

徐焱军先生,47岁,现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主席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珠海市政协委员。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得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

郑志华先生,49岁,现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席。

谢耘先生,49岁,现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计委员会委员。谢耘先生于年获上海财经大学财政专业本科学位,年获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田秋生先生,64岁,现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田先生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北大学。

黄锦华先生,48岁,现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先生为律师并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工程学学士学位及法学专业证书。

4.公司监事简介

汪卯林先生,54岁,毕业于安徽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黄华敏先生,48岁,会计师,现为本公司监事。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汤胤先生,45岁,现为本公司监事。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力学、数学双学位;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计算团队获博士学位。年至今,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院长助理,互联网创新研究所所长。

5.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简介

杨代宏先生,53岁,年加入本公司,现任本公司副总裁、高级工程师职称及执业药师。年至年就读于中国药科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年至年曾就读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司燕霞女士,51岁,现任本公司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会计系,获学士学位,会计师。年7月至年11月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完成了在职CFO课程学习。

周鹏先生,56岁,现任本公司副总裁。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获主治医师职称。年至年结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黄瑜璇女士,53岁,现任本公司副总裁。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年至年结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年获高级经济师职称。

戴卫国,56岁,现任本公司副总裁。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戴先生曾在AmgenInc.(美国安进公司)和JohnsonJohnson,Inc.(美国强生制药集团公司)从事新药研发二十余年,任美国强生制药集团公司生物大分子药物产品开发部科学总监、首届杨森院士(JanssenFellow)。

杨亮先生,36岁,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兼授权代表。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于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获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获得基金从业资格及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七、企业文化

使命:患者生命质量第一

愿景:做医药行业领先者

价值观:以人为本,工匠精神,值得信赖、求真务实,幸福生活、快乐工作

八、总结

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增长稳定,行业集中度不高,丽珠集团护城河不宽,行业地位一般。

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药制造业受行业政策变化影响较大,中国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正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比如医保目录的执行与调整、带量采购的推进等因素均对医药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各项政策的出台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对本集团研发、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新药研发风险

一般而言,药品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注册、批准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申报生产注册、现场核查、获准生产等过程,环节多、周期长,审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存在研发风险。而且,产品研制成功后,市场销售规模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3.产品降价风险

药品获批上市后,除了应对市场竞争,还受到医保、招标,尤其是带量采购等行业政策多方面因素影响,将使医药企业面临药品降价的压力。

4.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波动风险

中药材、原料药、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一直受到诸如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环保管理、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出现供给受限或价格大幅波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公司的盈利水平。

5.环保风险

原料药产品生产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随着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环保监管力度的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环保费用不断增长,部分药企甚至面临停产、限产的困扰。

财报分析

1.看总资产,判断公司实力及扩张能力

丽珠集团年总资产.76亿,A股总资产大于亿的有家,规模不算大;总资产增长率年有所放缓,其余年份均在快速扩张。

2.看资产负债率,了解公司的偿债风险

资产负债率小于40%,基本没有偿债风险。

3.看有息负债和准货币资金,排除偿债风险

准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之差大于0,无偿债压力。

4.看“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的差额,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

应付预收-应收预付的差额小于0,被其他公司无偿占用资金,公司竞争力相对较弱,这是医药行业的特点,医院还是很强势的。

5.看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了解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在降低,这是好事。

6.看固定资产,了解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

固定资产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40%,属于轻资产型公司,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成本相对要低一些。

7.看投资类资产,判断公司的专注程度

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比值小于10%,专注于主业,属于优秀的公司。

8.看存货,了解公司未来业绩爆雷的风险

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在降低,这是好事。

9.看商誉,了解公司未来业绩爆雷的风险

商誉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0%,商誉没有爆雷的风险。

10.看营业收入,了解公司的行业地位及成长性

营业收入增长率最近2年小于10%,说明公司成长放缓。

11.看毛利率,了解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及风险

毛利率稳定,且大于40%,高毛利率说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较强。

12.看期间费用率,了解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

期间费用率占毛利率的比例大于40%,成本控制能力差,这也是医药行业的通病,销售费用很高,医院很强势,市场竞争激烈。

13.看销售费用率,了解公司产品的销售难易度

销售费用率大于30%的公司,其产品销售难度大,销售风险也大,原因同上。

14.看主营利润,了解公司主业的盈利能力及利润质量

主营利润率小于15%,主业盈利能力弱一般;主营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率大于80%,利润质量高,可持续性强。

年变化大的原因是出售重大股权影响了净利润,后面几个指标也有影响。

15.看净利润,了解公司的经营成果及含金量

过去5年的平均净利润现金比率大于%,不错的。

16.看归母净利润,了解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及持续性

净资产收益率(ROE)多数年份小于15%,一般水平;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率不稳定,大于10%应该没有问题,说明公司在以较快的速度成长。

17.看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了解公司的增长潜力

购建支付的现金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在3%-60%之间,公司增长潜力较大并且风险相对较小。

18.看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了解公司的现金分红情况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4年大于20%,还是不错的。

总体来看,丽珠集团的财报质量不错,资产负债率不高,没有偿债风险和压力,属于轻资产行业,专注主业,商誉很少,毛利较高,主营利润质量高可持续,净利润现金比率大于%,归母净利润增长快,公司成长潜力大,分红大方;但行业地位不高,总资产和营收增长放缓,销售费用很大,成本控制能力弱,roe一般,主营利润率一般。

企业估值

1.合理市盈率

丽珠集团近4年资产负债率均小于33%,净利润现金含量大于%,护城河勉强算1项,合理市盈率取20倍。

2.净利润

年净利润5.54亿元,年净利润14.62亿元,复合增长率21.42%,根据业绩预告,年的归母净利润取增长率在25%-40%之间,保守一点,取20%。公司总股本9.39亿股。

年净利润:14.62亿元×1.2×1.2×1.2=25.26亿元

年合理市值:25.26亿元×20=.2亿元

年合理价格:.2亿元÷9.39亿股=53.8元/股

好价格:53.8元/股÷2=26.9元/股

风险提示:以上分析仅作分享交流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wh/11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