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超声是妇科疾病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但超声检查仅仅是一种影像学检查,不可能代替病理检查。在某些疾病的早期,超声表现不典型时,超声诊断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诊断。
B超结果均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
正常子宫内膜:超声声像中,在冠状面上近似三角形,三边均清晰、光滑、整齐。内膜呈均匀的强回声。内膜形态正常,边缘光滑,回声均匀,呈粗线或三线样,厚度8.9±3.6mm。
B超结果,上面提示:子宫前位,大小4.9×3.5×4.6cm,内膜厚回声不均,厚0.9cm,盆腔未见游离液。一个月经周期中,伴随着卵泡的长大,雌激素的分泌,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从薄到厚。B超下子宫内膜最常见的三种形态是A型、B型和C型。
A型内膜:常见于内膜增生早期(月经第6-10日),此时内膜厚度为4-9mm。
B型内膜:常见于内膜增生晚期(月经第11天-排卵),排卵时内膜厚度约为9-12mm。
C型内膜:常见于黄体期(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厚度约10-14mm。
这是子宫内膜规律性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又是什么东东?B超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这个子宫内膜的不均质回声,可以是一些疾病的表现,也可以是正常的。这7种病变都可能在B超检查中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子宫内膜增生、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慢性子宫内膜炎、胚胎残留、子宫内膜癌。1子宫内膜增生超声声像表现:肌壁回声均匀,内膜均匀增厚,厚度为(9~21mm之间),沿宫腔形态分布,呈梭状或椭圆形的强回声,边缘粗糙不光整,其内可见散在大小不等的小暗区,直径(1~5mm),形态不一,与肌壁分界清晰。
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
2宫腔粘连
超声多表现为:宫腔失去了正常的倒三角形的表现,边缘不规则,内膜线回声缺损、不连续,不连续区可见不规则低回声区,
宫腔粘连主要表现为月经量稀少、下腹痛、继发闭经、不孕及复发性流产等.系列症状,对女性生殖功能影响严重。
3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内见不均匀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周边高回声,与子宫壁边界清楚,形状呈椭圆形,内部可见大小不一的等透声区;子宫内膜与息肉相连的纤维蒂清晰,子宫内膜弧线偏移;可见子宫内少量积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部分息肉内部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子宫内膜息肉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绝经后不规则出血、不孕,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
4粘膜下肌瘤
超声多表现为:在子宫内膜冠状切面图上,子宫内膜的三角形轮廓不完整,存在某一边不规则或有缺损,宫腔内见肌瘤的低回声影,形态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分布均质,边缘清楚,可以看到与子宫肌壁之间有裂隙,在裂隙处可见有较明显的蒂。
粘膜下肌瘤患者常伴有月经过多、月经期间出血、不孕或流产。
5慢性子宫内膜炎
超声影像表现:内膜形态正常,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内膜厚度内膜稍厚,肌层路厚,回声偏低。
慢性子宫内膜炎临床上往往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包括盆腔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异常白带。在子宫内膜活检时靠病理诊断,如镜下浆细胞的出现。
6胚胎残留
超声声像表现:子宫体积正常或略大于正常;宫腔线分离,宫腔线不清晰,可见许多密集的光点散在分布,边缘不整齐,回声强弱,也可见线状或片状液性暗区。CDFI宫腔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胚胎残留可表现为下腹痛、不规则阴道出血。
7子宫内膜癌
早期内膜形态可正常,中、晚期病变处边界不清,宫腔内见不规则,强弱不等的杂乱回声及积液,基底层与肌层之间的低回声中断,侵犯肌层时与肌层分界不清,肌层内可见不均质回声,晚期在宫颈内口、宫颈两侧可见低回声或不均质包块,内膜厚度增厚。
子宫内膜癌患者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不容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
同时,有研究显示,超声提示子宫内膜不均质回声的患者,不孕及异位妊娠概率高于正常回声女性,同时,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其成功率也偏低。
B超发现了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到底是哪种疾病?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查体和B超的具体显像判断。比如女生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绝经后不规则出血、不孕,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如果B超检查发现宫腔内见不均匀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周边高回声,与子宫壁边界清楚,形状呈椭圆形,内部可见大小不一的等透声区;子宫内膜与息肉相连的纤维蒂清晰,子宫内膜弧线偏移;可见子宫内少量积液,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部分息肉内部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当然子宫里面的到底是不是息肉?还需要医生做宫腔镜检查,手术切除送病理,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对于了然平素月经规律,上次单纯的B超检查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内膜厚0.9cm,这个时期是了然快来月经的时期,子宫内膜比较厚,B超就无法仔细的判断不均质的回声到底是什么?是正常还是疾病的表现?医生就会建议了然月经干净后复查,此时子宫内膜比较薄,子宫内膜上面长没长东西会看的更清楚,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一般会建议女生在下次月经周期的10天内检查,这个时候视野比较清楚。3步解读甲状腺功能指标,避免误诊漏诊!临床上甲状腺功能检查非常普遍,TSH、总T3/T4、游离T3/T4以及TGAb、TPOAb等等指标的排列组合提示着不同的甲状腺疾病。
面对报告上上下下的箭头,你是否都能快速作出诊断?
医院内分泌科林毅医生从定性、定位到病因3步法,带我们快速解读甲状腺功能指标。
第一步:定性,判断甲功状态:TT3、TT4、FT3、FT4;
第二步:定位,判断病变部位:TSH;
第三步:定因,判断功能异常病因:自身抗体+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分别列出甲亢及甲减的详细分析思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不同促排方案,对PCOS不孕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此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现在主要认为与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关。PCO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排卵或稀发排卵为其主要特征,多见于20?40岁的生育妇女,发病率6.8%~18.0%,30%~60%的不孕症患者为PCOS不孕症,在PCOS不孕症的治疗中,促排卵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年1月至年1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促排卵治疗的例PCOS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上PCOS患者选择促排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表在《生殖医学杂志》2月刊。研究者将患者按门诊初次启动促排日顺序随机分配至3种促排卵方案组:克罗米芬组(n=40)、来曲唑组(n=40)、尿促性素组(n=40)。统计分析3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1
研究主要结果
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共纳入例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按促排卵药物方案分为克罗米芬组、来曲唑、尿促性素组,每组40例患者。3组患者间年龄、BMI、不孕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点击查看大图)2、患者促排卵效果比较相对于其他两组患者,尿促性素组患者的用药周期更少(P<0.05),促排卵天数更短(P<0.05),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更厚(P<0.05),成熟卵泡数量更多(P<0.05);但3组患者间最大卵泡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患者间用药周期、促排卵天数、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促性素组患者的排卵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克罗米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间OH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点击查看大图)3、患者妊娠结局比较尿促性素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P<0.05);3组患者间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3)。(点击查看大图)2
讨论与结论
PCOS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疾病之一,PCOS患者往往伴有不孕。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中,与克罗米芬、来曲唑治疗相比,小剂量尿促性素(HMG)治疗更能促进促排卵效果的提升,同时具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本研究选取了例接受促排卵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比较了3种促排卵方案(克罗米芬、来曲唑、尿促性素)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3组患者中尿促性素组患者的用药周期少、促排卵天数短、HCG日子宫内膜厚、成熟卵泡数量多,但3组患者间最大卵泡直径并无显著性差异;尿促性素组患者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而早期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3组患者间OHSS发生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克罗米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这些均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克罗米芬虽然是一线促排卵药物,但是其会对雌激素形成抵抗,从而影响宫颈粘液分泌、子宫内膜生长,最终虽然提升了患者的排卵率,但是却降低了患者的妊娠率。据统计,存在克罗米芬抵抗的患者约占总数的20%~25%。现阶段,临床通常应用促性腺激素类药物治疗克罗米芬抵抗患者,尿促性素能够为黄体生成、卵泡发育提供有利条件,促排卵效果明显。而来曲唑具有较短的半衰期、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不会影响子宫内膜,但倾向于单卵泡发育,排卵率较低。本研究中,尿促性素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克罗米芬组、来曲唑组,考虑原因有∶(1)尿促性素中FSH可有效促进卵泡发育,而LH可刺激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发育;(2)尿促性素对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受体无明显影响,同时产生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患者胚胎的种植。因此,尿促性素促排卵效果较好,但其引发多胎妊娠、OHSS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亦升高。本研究中,3组促排卵药物中仅尿促性素组有OHSS发生,差异虽尚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上应加强对使用尿促性素促排患者的密切监护,最大限度减少OHSS给患者带来的危害。综上所述,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尿促性素促排卵的治疗效果较克罗米芬、来曲唑好,但需要注射用药,患者依从性较差,故其推广较口服药物难度大,需要临床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参考文献:
[1]郝培培.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中子宫内膜回声改变对临床妊娠相关性研究[D].温州医科大学,.DOI:10./d.Y.
[2]FangfangHE,LijunD,YingchunZ,etal.Impactofheterogeneousechoinendometrialregiononclinical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