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疾病恢复后产蛋增加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办

蛋鸡疾病恢复后产蛋增加缓慢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般情况下鸡病治好了,产蛋也开始回升,可是这产蛋率上的太慢,不知能不能恢复到病前那样?还有希望吗?现在就淘汰吧,有点太早太可惜,不淘吧,养下去心里又没底。按照一般的认识,所谓治愈是指鸡的采食恢复正常,粪便不再是黄绿杂色或拉稀,鸡群有精神,不再出现发热、水肿、呼吸道炎症、萎靡衰弱及病死鸡。这一过程从用药开始算起多在5~7天,长的要在10天左右。

这里且不说那些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和免疫抑制原因的亚健康状态,单就机体脏器的功能恢复说,也不会这么短这么快。鸡发病后,不论是高致病性或是低致病性的毒力侵害,还是其他疾病对生殖系统造成的损害都是相近的。比如,卵巢的充血出血、变性退化,卵泡的变形液化、紫葡萄样的出血、坏死、发育停止和变性,有的液化,成熟卵黄的树枝状充血出血、破裂、凝固成块并引发蛋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的充血水肿、出血发炎、增粗增厚,管腔内蓄有灰白色粘液和干酪样物,尤其是子宫外膜和内膜的高度水肿、弥漫性出血。还有产道的充血出血、溃疡等。这些病变不仅病死鸡病重鸡有,发病的整群鸡中不同程度的都会有,在鸡群采食、粪便、精神都正常后也仍有一个逐渐减轻、消除的过程。

那么,这个减轻消除的过程也就是鸡群机体从表征康复向脏器机能彻底恢复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一、用药情况

鸡患病用药是必需的,药可以治病也可以造成二次应激,有的是对生殖机能的应激,有的是对肝肾功能的破坏。药物可以随代谢排出体外,可它的后续影响会存留一段时间,而肝肾功能受损的恢复就更长些。病程长,病势重,流行猛,势必使得用药剂量加大和疗程延长从而加重二次应激。也势必影响产蛋的恢复。

二、肝脏损伤情况

一般地说,发病对肝脏的直接侵害不算严重。多是肝肿大有黄白色条纹或坏死点,有的有淤血、少数有破裂。处于盛产期的鸡因高产应激导致气血两虚,再加上发病和用药会造成肝血淤滞,这对产蛋的影响虽不是直接的但却很重。肝脏是卵黄前体的合成与运输器官,肝的淤血肿大会致肝细胞的坏死,这会减低卵黄前体的合成数量从而影响产蛋率。肝脏又是转化合成与贮存VC、VA、VD3的主要场所,比如,被称为VA原的胡萝卜素就主要靠在肝脏转化。而VA的主要作用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的完整,维持细胞器细胞膜的完整,对于修复因疾病所造成的生殖器官粘膜损伤有重要作用,VA的不足会影响卵巢、卵泡和输卵管功能的整体恢复。还有,大多数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后都在肝脏中“加工”,通过肝细胞的作用合成机体必需的重要物质,同时,肝脏还对营养物质有贮存作用。这种加工和贮存功能受损会使产蛋的物质基础短缺。肝脏又有造血功能:在胚胎时期的肝脏有造血功能,正常成年期肝脏一般已不参与造血,但仍具有这种潜在能力,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肝可以恢复一定的造血功能,肝功受损时机体更需要新鲜足量的血液以保持健康的生理机能。

家禽无淋巴结,只有淋巴滤泡,动物在临床发病时,我们的传统理念考虑的是怎么把病毒杀死、怎么把细菌杀死,一味的杀,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病原的耐药谱越来越广,耐药谱的越来越广,将来必然导致我们临床上许多疾病无药可治,面对无药可治的现象,将来的疾病必然越来越难控制,甚至可以说是无处下手,所以一味的乱投药,最后可能会危机到我们人类健康。

其实动物和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能达到某种程度上和谐共处。对于机体的防御屏障来说,我们首先考虑到粘膜,然后皮肤,那么在病原微生物突破了这些屏障之后,肝脏将成为它的第二道防线也可以说是能够有效的协助机体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病原微生物突破了粘膜和皮肤后,它将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及淋巴循环,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它有淋巴结,可以通过淋巴结清除这些病原,而禽类没有淋巴结,这些病原最后将进入肝脏,所以说禽类的肝脏比哺乳动物的肝脏承担的风险更大,一但肝脏不好,外来各种抗原或者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就会直接进入血液,进入到全身的整体的血液循环中,将会对整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动物机体要调动机体自身的各个方面的贮备。首先,修复它自身的抵御屏障,其次是保障供应,这个保障供应就是说机体内,体液内环境中各个物质成分,在病理状态下,仍然能够满足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完成,这部分工作绝大部分是由肝脏来完成的,这也是鸡群在得病期间,给予治疗药物的同时配合保肝类药物能够大大缩短治疗周期的原因。

三、病原毒力

病原毒株的毒力不同,引发的病理变化也不一样,又加上各亚型株常出现变异,所以对生殖系统的损害也时有差异,往往难以预测和掌控。特别是鸡群整体的免疫水平高低未定和全群免疫合格保护率高于还是低于70%时更是如此。

四、发病程度的轻重与日龄

由于鸡的生殖排卵是排队的自然过程,前边的卵泡成熟后排坠入输卵管喇叭口,后边的卵泡又开始发育成熟。若前边的卵泡坏死变性又未自行脱落,就会阻碍后边的卵泡发育长大,这时,只有坏死的卵泡萎缩脱落不再阻挡后边的卵泡发育时,产蛋的过程才会恢复到连续状态。因此,发病轻、病程短、整群发病率低,则生殖系统(包括卵泡)受损也轻恢复也快,发病重、病程长、整群发病率高,则生殖系统(包括卵泡)受损重恢复也慢。由于日龄小的产蛋鸡机体新陈代谢旺盛,生命活力强,所以病后恢复快,日龄大的鸡则病后恢复慢。一般低于天的鸡短时间病愈后,产蛋具备到病前水平的能力。

五、管理水平和降蛋幅度

发病时降蛋幅度小于20%,病后管理优良的鸡群产蛋恢复的快,发病时降蛋幅度大于20%的,如果再加上病后管理跟不上的鸡群产蛋恢复慢。

有了对产蛋恢复快慢原因的探究和分析,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鸡群加速产蛋的回升了。

有的养殖户认为,要想让鸡群尽快恢复高产,必须提高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此说法不准确,因为病后产蛋回升的提速要点并不在此。日粮蛋白保持正常的水平就足够了,需要做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些油脂。这是因为油脂(如豆油、猪油)有较高的能量价值,易被肠壁直接吸收其在体内转化为体脂肪,它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吸收要容易得多,且转化效率也较高,这对于鸡群病后复壮及病后肠道调理效果很好。油脂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饲料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D、E、K在家禽体内溶解后的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加入油脂就等于加了脂溶性维生素,还有助于改善色素沉积。这对于提高产蛋率十分有益。其作用机理是:VA的充足可使生殖系统受损粘膜尽快得到完整修复;VD可调节钙磷代谢,尤其是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控制骨钙磷的贮存和血钙浓度,这对于蛋壳的形成有重要意义。VE可促性腺发育,防肝组织坏死,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提高机体抗应激力。V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这有助于迅速止住和消除因禽流感所致的内脏广泛出血。脂溶性维生素在油脂作用下的这种利用率的提高,还有助于填补因药物作用所致的自体合成及贮存维生素的减少。

除了添加油脂外,还需要做的是针对卵巢和输卵管的水肿用药。可以通过观察蛋壳质量来区分卵巢与输卵管的消炎消肿,如薄壳蛋、畸形蛋、沙皮蛋、软壳蛋、无壳蛋多则可判断卵巢功能已恢复;主要是输卵管炎,如连同无壳蛋、软壳蛋计算在内的产蛋率仍不高,则可判断卵巢功能恢复不良或坏死变性卵泡尚未脱落。这方面的用药可以化药与中药相结合,尤以中药调理为主,如芪蓝囊病饮、芪贞增免颗粒、输卵康、蛋鸡乐、蛋多旺等提免增蛋制剂;还有肝胆颗粒、护肝通肾、活力泰等消炎收敛复壮作用的益肾滋肝制剂。这些中草药制剂可以改善肝脏和卵巢的血液循环,防治或减少卵细胞因缺乏滋养而衰退死亡;并能促进卵泡再生、成熟、排出。值得注意的是,低致病力的H9型禽流感发病与新城疫、传喉、传鼻、霉形体、大肠杆菌发病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在诊治时容易混淆,这也会影响产蛋率的回升。还有,据资料显示,大肠杆菌的代谢物能增加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30%~50%而无明显症状,所以防控大肠杆菌也是改善和恢复生殖系统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临床的统计看,一般产蛋下降30%~50%病程不超过一周的就止住下降的疾病,特别是禽流感,多在以后的2~5周内开始产蛋上升,经过45天左右达到或接近病后的产蛋峰值。这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淘汰低产鸡和绝产鸡,在计算产蛋率时,仍要把无壳蛋、软壳蛋计算在内,以便确认整群鸡的病后恢复状况,也便于对症施治。

鸡病恢复后增蛋三部曲

我国蛋禽养殖业目前多存在生产设备简陋、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各种疫病对蛋禽产蛋性能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对于蛋禽养殖场(户),最担心的是产蛋高峰期发病.尤其是禽流感发病后产蛋性能多不能回升或回升不到病前的产蛋状态.经济损失巨大。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病后增蛋三部曲”,为养殖场(户)提供指导。

一、病后产蛋性能不高的原因

1、病原感染对卵巢和输卵管的破坏

对蛋禽卵巢和输卵管的亲嗜性决定了病原对生殖系统的破坏程度,亲嗜性越强破坏性越大.造成产蛋下降越严重。对蛋禽卵巢和输卵管具有亲嗜性的病原有: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生殖型传支病毒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尤其是禽流感病毒对卵巢和输卵管的亲嗜性最强.引起的损伤也最严重。

2、病原感染导致家禽内分泌机能紊乱

家禽的产蛋机能受到体内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内分泌调控.一旦内分泌功能吱衡.直接导致卵泡发育紊乱。当家禽发病时,体内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分泌减少.而引起卵泡发育闭锁.催乳素分泌增加.降低垂体分泌促黄体素.抑制卵泡发育,从而降低产蛋性能。同时催乳索还能抑制卵泡发育.降低产蛋率。

3、病原感染导致卵黄前体物合成不足

卵黄前体物主要由波低密度脂蛋白和卵黄蛋白原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和卵黄蛋白原的合成部位在肝脏,合成之后随血液运输并通过卵母细胞原生质膜受体介导和吞噬转移到蛋黄,满足卵黄的发育和成熟。当家禽发病损伤肝脏.出现瘀血肿大.这会降低卵黄前体的合成数量从而影响产蛋率,同时.肝脏又是转化合成与贮存维生素A的主要场所.而维生素A对于修复生殖器官黏膜损伤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不足会影响卵巢、卵泡和输卵管功能的整体恢复。因此肝脏的加工和贮存功能受损.使产蛋的物质基础短缺.最终造成产蛋性能不高

4、对肾脏的破坏直接导致机体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肾是家禽的排泄器官.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又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电解质类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并维护体内酸碱平衡。肾脏又是内分泌器官,还具有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功能。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蛋禽产蛋性能正常发挥。当家禽发病时.尤其是感染对肾脏极具亲嗜性的肾型传支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沙门氏菌等.这些病原均会对肾脏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出现严重的病变如肿胀、出血、尿酸盐沉积等,导致肾脏功能低下甚至衰竭.使机体内环境、新陈代谢紊乱.蛋禽产蛋性能下降.严重者导致死亡。

5、微循环障碍导致机体损伤

微循环障碍使血液成分的改变,可使血管狭窄.血液流速或减慢或舡栓形成.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微循环发生障碍会使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表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时出现死亡。人体医学已证明.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因此健全的微循环功能是保证体内重要脏器执行正常功能的首要前提。当家禽发病后.病原进人机体尤其导致菌毒血症时,血液成分发生改变、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流缓慢等导致组织缺氧坏死。蛋禽卵巢变性、坏死就属于此.产蛋下降是必然。但这种病理性损伤需要一定时间修复。

6、对消化道的影响造成机体恢复缓慢

消化道是动物机体营养的“供应商”,动物生命维持、生长发育均依赖消化道供应充足的营养物质。当家禽发病时,如新城疫、禽流感、球虫病、坏死性肠炎、霉菌毒素中毒等.均能导致消化道损伤.营养不能及时充分吸收而直接导致机体恢复缓慢.病程延长。

二、病后提升产蛋率的三部曲

蛋禽病愈后采用“病后增蛋三部曲”的方法提升产蛋性能,经过上万个养殖场的验证,只要方法得当.收效还是比较好的。

第一步:挑出绝产、低产鸡淘汰

根据多年来的生产验证.病愈后的鸡群,由于疫病导致卵巢、输卵管严重的器质性破坏的绝产鸡.使用诸如清除体内毒索,调理内分泌、肝肾厦生殖机能,均不能达到恢复产蛋的目的。因此针对鸡群中的绝产鸡直接淘汰.避免饲料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可按照“一听一摸五看”的方法把绝产鸡挑出.具体方法如下:

“一听”即听声音:触摸高产鸡翅膀紧缩,蹲伏笼内,特别温顺,并发出“咯咯”的叫声;低产鸡身轻而敏捷.惊恐狂燥且惊叫。

"一摸”即摸腹部:腹部是消化和生殖器官所在地。腹部容积大而柔软.耻骨间距宽松.在3指左右。

“五看”即看冠髯、羽毛、色素,粪便、肛门等五项。

一看冠髯:产蛋鸡冠和肉髯膨大而鲜红、丰满.柔软而有弹性.细腻润泽而温暖.常倒向一侧。绝产鸡则小而皱缩.鸡冠立起不倒.呈淡红或暗红色,或有白点或自霜样、冠薄等。

二看羽毛:产蛋鸡羽毛松乱.不油亮.不光滑,颈部、背部、胸部有羽毛脱落或掉光;绝产鸡经常顺毛打扮.故羽毛整齐而紧凑.光洁丽鲜艳。

三看色素:母鸡开始产蛋后.黄色素逐渐转移到蛋黄.在母鸡肛门、喙、胫部、脚趾等黄色素缺乏补充.逐渐变成褐色、淡黄色或白色。一般来说,到秋季,产蛋鸡的上述部位表皮层黄色素已褪完:而绝产鸡由于不再产蛋,这些部位仍呈黄色。

四看粪便:产蛋鸡由于食量大.粪便量大,多松软而湿润.稀而无形;绝产鸡由于食量小、消化道委缩.粪便细长,干燥而有形.但量较少。

五看肛门:产蛋鸡肛门大而半月状.湿润而色浅无光.外翻较容易:绝产鸡肛门小而圆,干燥而色深.不易外翻。

第二步:净化卵巢炎和输卵管为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选择敏感的药物,必要时可配合清热解毒类中药.如芪蓝囊病饮、芪贞颗粒、金盾5号等,净化卵巢炎和输卵管炎。若能配合高端功能多维.恢复效果更佳。

第三步:清除体内毒素.调理肝肾、内分泌和卵巢输卵管功能.提高产蛋率。

第一个疗程:上午用蛋多旺、蛋鸡乐,配合鱼油.下午用肝胆颗粒饮水.连用7天。

第二个疗程:输卵康饮水4天、卡梅拉拌料连续使用15天.长期使用效果更好。

通过上述措施调理后,产蛋率基本均能达到产蛋高峰。但病重或病程过长的禽群由于体内毒素及死亡病菌大量或长期蓄积,导致卵巢卵黄生成受体敏感性降低,卵泡生长发育迟缓,导致蛋禽低产,因此针对禽群中极低产蛋鸡应挑出淘汰,减少饲料浪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hy/5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