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乳房发育早,家长不用太焦虑

在门诊上,我常常会遇到2岁左右甚至更小的宝宝在乳房查体时,触及到了小结节。对此,家长总会担心地询问:孩子是不是性早熟啦?该怎么办?需不需要治疗?不治疗的话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为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谈谈婴幼儿的乳房早发育——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

什么是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什么是微小青春期?从医学上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宫内及出生后第1周具有生物活性,在婴儿期活性达峰时间为生后第1至第3个月,这种在婴幼儿期具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性的情况称为“微小青春期(minipuberty)”。此时期性类固醇水平与青春期的早中期激素水平相仿,但没有外周效应。男婴的促性腺激素浓度在6-9个月龄时逐步降至青春期前水平;女婴的黄体生成素LH在6-9个月龄时降至青春期前水平,但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在生后第2年仍偏高。此时期的女婴或男婴会出现乳房早发育(prematurethelarche,PT),查体可触及腺性组织(并非脂肪组织)。乳房早发育与母体来源的激素相关,男婴和女婴均可出现,主要发生于生后头几个星期,有时会伴有少量白色乳头溢液或一过性阴道流血,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乳房早发育大部分会自发消退,通常男婴会在2周以内,而女婴会在几个月内乳房肥大逐渐消退,一般不超过2岁乳房可回缩至正常。

乳房早发育发生率及原因

据统计,乳房早发育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年龄组及种族不同其差异较大:生后第1年发生率最高,第2年逐渐下降,第5年再次轻度升高;黑种人较白种人发生率高。有报道显示,2岁以内女孩发生率为0.6/至6.2/不等,2岁至8岁女孩发生率为0.1/至1.6/不等。乳房早发育通常发生于2岁以内婴幼儿,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乳房早发育与乳房对雌激素敏感性上升所致,小的卵巢囊肿会短暂性分泌雌激素,当囊肿自发消退后,乳房发育也随之停止或回缩至正常;来源于肾上腺前体细胞生成的雌激素和外源性摄入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乳房早发育。而AlisonL.等学者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3岁以内的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环境污染、外用激素类药物(如激素软膏、雾化用激素等)及母亲孕期激素接触有关。在临床上,我们查体所触及的婴幼儿乳房结节大部分为单纯乳房早发育,不伴有其他性征发育,多数可以观察和等待乳房2岁以内自行回缩。单纯乳房早发育有哪些特征?

单纯乳房早发育,可为单侧或双侧,通常Tanner分期B3期(乳房发育按Tanner分期分为B1至B5期);

(如果发现宝宝的乳晕着色、乳头凸起,建议就诊)

无伴有其它第二性征发育的体征;正常线性生长速率(无生长加速);正常或接近正常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不超过1岁);血清基础LH和雌二醇浓度在青春期前水平。

大部分乳房早发育属于特发性的良性的青春期发育变异,且通常发生于2岁以内(可于出生时就出现乳房早发育)。大多数可自行消退,且未自行消退者大部分无继续进展,停留在乳房Tanner分期的B1至B2期。

但近年来报道显示,乳房早发育约10%-20%可能会发展至中枢性性早熟,起病年龄越大(大部分是2岁以后),进展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比例越大,而后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需要我们早期识别和干预。因此,对于存在乳房早发育的婴幼儿,儿科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诊观察,每隔3个月随访1次。在随访观察期间若出现可能提示真性性早熟的征象则进行医学检查。

怀疑孩子真性性早熟,医生会做如下检查:

如果怀疑宝宝性早熟,医学检查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

左手和腕关节X-rays检查骨龄;盆腔超声了解子宫卵巢情况;基础LH、FSH和17-β雌二醇测量;必要时行GnRH激发试验;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有赖于GnRH激发试验,但目前尚缺乏3岁以内GnRH激发试验的参考值。有学者认为,常规诊断性早熟的方案应用于3岁以内乳房早发育的女婴时常常会误诊为中枢性性早熟,从而导致过度检查和治疗。因此,对年龄大于3岁且存在可能提示真性性早熟征象的孩子进行GnRH激发试验意义更大。必要时行头颅影像学检查;

关于中枢性性早熟的患儿是否需要常规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国内外的指南有所不一样,国外推荐6岁以下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及所有中枢性性早熟男孩均需行头颅MRI检查,而国内指南除上述所指以外,还强调6至8岁的中枢性性早熟女孩出现快速性发育征象或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头痛、视物模糊等)时,亦建议行头颅MRI检查。

部分孩子可能需要行乳腺超声检;

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乳房结节持续存在和/或进行性增大的情况,但不伴有提示真性性早熟的征象,临床怀疑为乳房肿块而并非乳房早发育时,为明确乳房肿块性质、预后和指导治疗,会建议行乳腺超声检查。

小结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家长对女孩乳房的早发育情况都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让我们来小结一下:

大部分乳房早发育属于特发性的良性的青春期发育变异,且通常发生于2岁以内(可于出生时就出现乳房早发育)。有学者研究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3岁以内的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环境污染、外用激素类药物(如激素软膏、雾化用激素等)及母亲孕期激素接触有关。乳房早发育与母体来源的激素相关,男婴和女婴均可出现,主要发生于生后头几个星期,有时会伴有少量白色乳头溢液或一过性阴道流血,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多数乳房早发育2岁以内可自行消退,且未自行消退者大部分无继续进展,停留在乳房Tanner分期的B1至B2期。近年来报道显示,乳房早发育约10%-20%可能会发展至中枢性性早熟,而后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需要我们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存在乳房早发育的婴幼儿,儿科医生会建议定期随诊观察,每隔3月随访1次;在随访观察期间,若出现可能提示真性性早熟的征象则进行医学检查。

参考资料:

1.VanWinterJT,NollerKL,ZimmermanD,etal:NaturalhistoryofprematurethelarcheinOlmstedCounty,Minnesota,to.JPediatr;:.

2.Larriuz-SerranoMC,Perez-CardonaCM,BourdonyCJ,etal:NaturalhistoryandincidenceofprematurethelarcheinPuertoRicangirlsaged6monthsto8yearsdiagnosedbetweenand.PRHealthSciJ;20:13.

3.Herman-GiddensME,SloraEJ,WassermanRC,etal:Secondarysexualcharacteristicsandmensesinyounggirlsseeninofficepractice:astudyfromthePediatricResearchinOfficeSettingsnetwork.Pediatrics;99:.

4.AlisonL,CurfmanBS,SophiaM.ReljanovicBA,etal:PrematureThelarcheinInfantsandToddlers:Prevalence,NaturalHistoryandEnvironmentalDeterminants.JPediatrAdolescGynecol24()-.

5.PasquinoAM,PucarelliI,PasseriF,etal:Progressionofprematurethelarchetocentralprecociouspuberty.JPediatr;:11.

6.SYZhu,MLDu,TTHuang,etal:Ananalysisofpredictivefactorsfortheconversionfromprematurethelarcheinto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hy/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