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总结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诱导排卵(OI)。

指对排卵障碍患者应用药物或手术方法诱发排卵,一般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适应证

1.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和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下丘脑性排卵障碍);

2.黄体功能不足;

3.因排卵障碍(卵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孕和复发性流产;

4.其它: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及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等。

需注意的是,对于卵巢早衰(POF)或卵巢促性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患者慎用。

临床常用促排卵药物

克罗米芬

是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一线促排卵治疗药物,还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及因排卵不良导致不孕的患者。

主要成分为枸橼酸氯米芬,对雌激素有弱的激动与强的拮抗双重作用。

首先拮抗占优势,通过竞争性占据下丘脑雌激素受体,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黄体生成激素(LH)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的分泌增加,刺激卵泡生长。

克罗米芬还可直接作用于卵巢,增强颗粒细胞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和芳香化酶的活性。当其与雌激素一同使用时,可减弱对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促排卵方案

自月经周期第2-6日开始,起始剂量为50mg/d,连用5d;

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50mg/d),最大剂量为mg/d。

诱导排卵妊娠多发生于治疗最初3-6个月,故治疗超过6个月不推荐再用CC;3-4个周期仍未妊娠,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单用诱发排卵失败时,根据患者情况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或二甲双胍、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来诱发排卵。

来曲唑

来曲唑为新型促排卵药物。主要用于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及不明原因的不孕症患者。

根据Meta分析,其对于促排卵患者的活产率、排卵率、单卵泡发育率优于CC,可能成为PCOS一线促排卵药物;

来曲唑为芳香化酶抑制剂,其促排卵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

可能是通过阻断雌激素的产生,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导致Gn的分泌增加而促进卵泡发育。

同时,阻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导致雄激素在卵泡内积聚,从而增强FSH受体的表达并促使卵泡发育。

促排卵方案自月经第2-6日开始使用,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d,连用5d;如卵巢无反应,第二周期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剂量2.5mg/d),最大剂量为7.5mg/d;单用诱发排卵失败时,可合并促性腺激素一起使用。

促性腺激素

包括(1)天然促性腺激素:hMG(由75uFSH和75uLH组成)、尿源性人卵泡刺激素(uFSH);uhCG。

(2)基因重组促性腺激素:rFSH、rLH和rhCG。其主要用于下丘脑-垂体中枢排卵障碍患者,hMG为下丘脑-垂体中枢排卵障碍的首选用药。需注意的是在诱导排卵前可给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处理。除此之外还可应用于CC抵抗的PCOS患者;黄体功能不足或因排卵不良导致的不孕的患者;及不明原因的不孕症。促排卵方案自月经周期第2-6日开始,推荐hMG或FSH起始剂量不超过75IU/d,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

应用7-14d卵巢无反应,逐渐增加剂量(递增原剂量50%或%),如有优势卵泡发育,保持该剂量不变;最大应用剂量为IU/d。

其它用法:

rLH可以应用于低Gn、卵巢反应迟缓、年龄较大的患者,配合其它Gn诱导排卵;

hCG可用于对成熟卵泡的触发排卵,一般在B超引导下发现优势卵泡≥18-20mm时,给予-00IU注射,模拟内源性LH峰值,可预测排卵时间。

需注意的是诱导排卵时有3枚优势卵泡(卵泡直径≥14mm),则建议取消周期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为天然制品,用脉冲皮下注射或静脉给药,适用于下丘脑性闭经。

促排卵的辅助用药

口服避孕药(OC):主要用于调整月经周期,选择促排卵开始的时间。

还可利用雌、孕激素对内源性FSH及LH的负反馈抑制作用,改善卵泡发育的同步性。

溴隐亭:是治疗泌乳素腺瘤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

用法:2.5~12.5mg/d,bid,每次1.25mg(半片),餐中进服,若连服3d无不适,可增加剂量为2.5mg,bid,根据血PRL下降情况调。

本文总结自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本文来源:妇产时间

扫描下面







































治疗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hy/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