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持续亏损,年下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高位转降,补栏锐减
1.年在产蛋鸡存栏创新高,新冠疫情拉低鸡蛋需求,饲料成本攀升,蛋鸡养殖超长时间亏损。
年上半年是产能集中释放期,在产存栏量创新高。年和年两年高盈利推动了产业大肆扩张,尤其是从年下半年开始,新建、扩建和改建盛行,补栏量极大。到年上半年是产能集中释放期,根据卓创咨询数据,在产蛋鸡存栏最高达到13.7亿只,而且开产鸡占比较大,小蛋滞销。 新冠疫情对鸡蛋需求冲击较大。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爆发,社会正常秩序受到影响,鸡蛋团餐、旅游和礼品等消费大幅减少,即使下半年疫情好转,社会活动趋于正常化,疫情对鸡蛋消费的冲击仍然存在。 饲料成本大幅上涨,为近六年最高水平。截止12月24日,豆粕现货均价元/吨,同比涨幅15.2%,玉米均价元/吨,同比涨幅36.4%,中小养殖户饲料成本已攀升至3.1元/斤以上,较年增加0.5元/斤。饲料成本是近六年最高水平,与年和年相当。 养殖经历了8个月的长时间亏损。在产存栏创新高,供应压力较大,同时需求受到疫情冲击,鸡蛋供需长期失衡,导致蛋价长时间在3元/斤下方运行。同时饲料成本大幅上涨,中小养殖户综合成本达到3.5元/斤以上,虽然亏损幅度不比年,但全年除了7-9月和12月,其他月份均为亏损,亏损时间远长于年。2.长期亏损,养殖失去信心,年下半年产业发生积极变化
虽然年和年两年时间盈亏让养殖户资金充裕,但亏损时间较长,还是让养殖户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尤其是新建和扩建的养殖户在持续亏损下资金紧张,到了年下半很多养殖户失去信心,产业内部也由此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1)补栏量同比减少36%。饲料成本高企,蛋价和淘鸡价格低迷,养殖户对补栏上鸡谨慎,从6月开始补栏迅速减少,根据卓创数据年6-11月代表企业商品代鸡苗销售量2亿羽,同比年下降36%。 (2)在产蛋鸡存栏高位下降,空栏率提升。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创新高,下半年在产存栏开始高位转降,根据数据,截止11月底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12.5亿只,较最高位下降9%,已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同时鸡舍空栏不断增加,截止11月底空栏率达到8.5%。 (3)老鸡占比增加,养殖户提前至11月开始淘鸡。到年11月,年下半年10月开始高补栏的蛋鸡达到天,也就是说从11月开始老鸡占比将不断增加,目前局部天以上老鸡超过30%。由于老鸡生产性能下降,成本高,亏损幅度大,淘汰较为提前,同时担心临近春节疫情加剧,对淘汰有影响,因此部分养殖户原本计划在春节前淘汰,提前至11月淘汰。淘鸡同样因疫情影响走货较慢,整体淘鸡量较大,因此淘鸡价格长期处于历史最低价,个别养殖因淘鸡价格过低,难以忍痛承担这批鸡的亏损,存在惜淘的情况。 12月蛋价乘风破浪。从6月开始补栏减少的影响到11月开始逐步体现,同时11月淘汰量较大,12月在产存栏快速下降,蛋价从11月底3.2元/斤快速上涨到目前4元/斤的年度高点。(二)年上半年是“断档”期1.蛋鸡开产量预计同比减少1/3
年上半年蛋鸡开产量对应年9-12月和年1-2月补栏量,根据数据年9-11月补栏量同比减少32%,较年降幅23.7%,因此预计年上半年1-3月补栏量较年减少1/3。根据了解,年1-2月补栏量或有所好转,但同比仍将低于年。因此年上半年开产量将较年大幅下降。2.待淘老鸡基数大
年下半年补栏集中,量较大,导致年在产存栏创新高,并持续处于高位,到年初这批鸡将大部分进入天以上。目前鸡龄老龄化情况已初见端倪,根据调研老鸡占比达30%以上,待淘老鸡基数大,大蛋价弱,12月蛋价上涨也是因老鸡提前至11月开始淘汰所致。到年仍将有大量蛋鸡转入老鸡,老鸡占比将继续增加,因此老鸡淘汰进度对年行情至关重要。这批老鸡面临三种可能:一是在春节前传统旺季淘汰,目前蛋价与淘鸡价格持平,养殖户虽然存在惜淘情绪,但是由于资金紧张,养殖户春节前淘汰的概率仍较大;二是延淘至年后,到2月年10月上鸡已经达到天,即使延淘,延淘时间也不会太长,而且老鸡产蛋率大幅下降,如果蛋价偏低延淘的概率较低;三是换羽,目前饲料成本较高,换羽要考虑成本问题,而且换羽也需要高蛋价吸引,如果2月换羽,4月产蛋,6月换羽鸡也将结束使命。无论何种选择,年上半年将有大量老鸡淘汰。3.在产存栏不排除降至10亿只的可能,供应或偏紧
目前在产蛋鸡存栏已降至接近正常年水平,给出的数据是12.5亿,但笔者认为实际在产存栏可能低于这一水平。进入年上半年,开产或将受制于前期补栏过低影响,后备鸡不足,而淘汰节奏变化将影响在产存栏量的变化,但是总体来说,面临淘汰的老鸡基数大且集中,预计春节前淘汰量将达到1.2亿只左右,待淘老鸡量整体大于后备鸡,因此在产蛋鸡存栏量趋势上仍在下降,不排除降至10亿只的可能,鸡蛋供应或将处于偏紧状态。(三)需求不确定较大,但预计同比好转 需求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同时疫情、替代品和社区团购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目前新冠疫情在国内呈点状发生,冬春是易发季,疫情变化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对鸡蛋需求存在潜在的不利因素,但目前疫苗已经在逐步试点推广,随着疫苗的大面积推广,疫情对鸡蛋需求的不利影响进入尾声,疫苗的大量使用也或增加鸡蛋需求。替代品尤其是猪肉和蔬菜对鸡蛋需求替代性较大,目前猪肉和蔬菜价格均处于高位,生猪存栏持续恢复,预计年生猪和蔬菜价格转弱的可能性较大,对鸡蛋需求存在不利影响。另一个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年下半年兴起的社区团购,由于电商的大力补贴,线上网络团购对传统渠道冲击较大,但同时消费者可以获得更便宜的鸡蛋,有利于增加鸡蛋消费。虽然社区团购近期存在争议,但预计短期不会消失,电商补贴将继续增加鸡蛋消费。总的来说,替代品转弱可能不利于鸡蛋消费,但疫情好转、疫苗大量使用和电商补贴都对鸡蛋消费起促进作用,年鸡蛋消费预计好于年。 年上半年是“断档”期,开产跟不上,待淘老鸡高于后备鸡,在产存栏不排除降至10亿的可能,供应偏紧,而需求趋势向好,供需明显好转,蛋价也或有强势表现。增卵素
国内首批获得允许家禽使用的雌激素双向调节剂合法生产资质企业
产品批准文号:晋饲添字()
包装规格:g×10袋/盒×8盒/箱
增卵素(4,7-二羟基异黄酮)
(雌激素双向调节剂)
提高育成期卵巢发育整齐度,爬高峰稳定又不反弹
病后恢复产蛋率明显又增免,延长产蛋高峰更可观
一、增卵素作用机理:
增卵素是通过对蛋、种禽雌激素内分泌调节途径直接提高禽类的产蛋性能,4,7-二羟基异黄酮是在大豆异黄酮中精制提纯而来的生物活性更高的动物专用雌激素调节剂。从大豆异黄酮中分离得到的4,7-二羟基异黄酮(染料木黄酮),其结构与17—β雌二醇的结构相似,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雌激素效应,同时又没有药物雌二醇的副作用,被人们称为植物雌激素。
生物学活性约为雌二醇的3~5倍。作用机制是4,7-二羟基异黄酮使产蛋家禽血液孕酮水平提高,促进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加速卵泡成熟和排卵。因此,在种禽产蛋前期、爬高峰期、高峰期及其产蛋后期适量添加增卵素,可使禽类血液中促卵泡素、孕酮、雌二醇、三碘甲状腺氨酸、甲状腺素等有关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及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可明显改善和提高蛋禽产蛋率及蛋品品质。
二、4,7二羟基异黄酮与普通大豆异黄酮的分子图谱分析区别
三、增卵素在蛋、种禽不同阶段的使用说明情况(见下图表)
四、增卵素的产品特点:
1、本品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催情增蛋类、维生素营养类产品,增卵素直接作用于蛋禽、种禽的雌激素内分泌系统,对于解决蛋禽青年期生殖系统发育不彻底、开产至产蛋高峰期爬升不整齐、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不稳定、产蛋高峰期不够长、病后产蛋率恢复乏力等常见的蛋禽生产问题有着作用直接、起效稳定的明显效果。
2、本品在各种蛋、种禽生产全程中均可广泛长期使用,与其他药物无配伍禁忌、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
3、本品作为种禽专用雌激素调节剂能够很明显改善种禽人工授精应激下及患病后出现的常见输卵管系统腺体分泌不足,刺激输卵管内腺体分泌,增强输卵管内体液分泌,润滑输卵管,改善蛋壳质量,减少破蛋率及次品蛋的捡出。
4、本品不仅能在产蛋期使用改善生产性能,而且还可以解决蛋禽生殖系统发育期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卵巢先天发育不足的严重问题。例如,蛋鸡遇到的在青年育成期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沙门氏菌病等造成开产无高峰、高峰期短等常见的“先天不足,后天无力”的生产难题,均可通过长期使用增卵素进行有效改善。
4、使用本品期间,配合“益健力(拌料型)”一起使用,提高产蛋率效果更明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