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线上回答
在3月6日,我们发布了《女神节的线上福利来了》一文中,预告了“你问我答”环节,众多女神在后台留下了许多有关女性健康、保健方面的问题。下面,就请我院专家为您送上细致、贴心的权威解答吧!
线上专家
妇保科葛环主任医师
儿保科胡幼芳主任医师
妇科汤娟娟副主任医师
产科陈黎主治医师
乳腺病科王珏副主任医师
她们问的,也可能是您想了解的哦
专家解答
以下咨询问题由妇女保健科葛环主任医师解答
1、请问一胎剖宫产,之后过多久,可以考虑怀二胎比较安全呢?
您好。第一胎剖宫产,一般间隔2年以后再计划妊娠,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再次怀孕后,需加强监测胎盘附着部位以及子宫切口情况。
2、请问避孕三年后备孕,半年没怀上(以前也没怀过)是先做造影还是先促排?省妇幼b超监测一次正常,一次卵泡扁。
您好。最好先男方检查生殖器发育情况以及精子质量。
如男方检查未见异常,女方正规监测排卵,在医生指导下试孕,连续3个月经周期。如果在3个周期中都有优势卵泡,但是未孕,需要看妇科内分泌门诊或生殖中心门诊,检查卵巢功能(月经来潮第2、3天检查性激素五项、AMH、妇科B超检查等),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排卵日检查雌二醇和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检查等等,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3、我现在32周了,很快就准备生宝宝了,请问产后到底需不需要绑腹带?有些人说防止子宫下垂,需要,有些人又说不需要!到底需要吗?
您好。正常分娩后,不需要使用束腹带。尤其弹性较大的腹带,容易增加腹压,反而加重盆腔器官脱垂。如果腹肌很松弛,或者有腹直肌分离,腹部悬垂明显者,可以在起床活动时,使用无弹性的托腹带,轻轻托起悬垂的腹部,休息时放松。如果产后有耻骨联合分离时,可以先进行物理治疗,同时适当使用骨盆带减轻疼痛。
4、目前处在备孕期,孕前检查发现有子宫息肉,不大,目前比较担心几个月后会长大,影响去除,请问这几个月我需要注意什么呢?或者饮食上有什么可以缓解吗?子宫息肉去除属于手术吗?
您好。如果孕前发现子宫息肉持续存在,最好在宫腔镜下行息肉摘除术,属于手术。
5、医生你好!咨询产后妇科恢复问题:16年11月(38岁)在贵院剖宫产二宝,至今母乳喂养。今年1月中月经恢复首次,3月初再出现点滴深色分泌物。请问恢复初期症状正常吗?会直接进入更年期么?如果就诊什么时间合适?谢谢!
您好。产后月经刚恢复时,会出现月经不正常现象,可以先观察几个月的月经来潮情况。如果担心卵巢功能下降,可以在月经来潮第2、3医院检查性激素五项和AMH,了解卵巢功能,还要观察自己是否有更年期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胸闷、心悸、心境不良等。
6、你好,我17年4月份顺产宝宝,至今未来月经,是有问题要检查吗?
您好。如果一直母乳喂养,有的人月经恢复比较晚。如果担心有问题,医院检查一下。
7、请问生孩子对女性健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您好。一般生孩子对女性来讲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如果孕产期没有特殊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对女性健康是利大于弊,尤其产后家中增加新成员,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有助于促进女性身心健康。
8、月经量减少,两个月没来了,去医院检查了,诊断卵巢早衰,咋办?
您好。全面健康检查,如果没有激素补充治疗禁忌证,可以开始激素补充治疗,延缓衰老。另外,需要注意生活方式调整,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生活规律,有助于减轻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促进健康。
9、请问痛经怎么办,影响生活?
您好。可以在非经期使用药物治疗,在疼痛时进行物理治疗(医院的盆底中心或康复科均可以提供此治疗)。
10、平时偶尔感觉小腹酸涨DNA指数大于等于3需要做那些检查?
您好!医院,医生初步检查后,才能确定需要进行哪些进一步检查。
11、对于生完二胎后盆底肌如何修复?
您好。医院盆底中心先进行妇科检查和盆底功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指导盆底肌锻炼、电疗法联合生物反馈技术、阴道哑铃辅助盆底肌锻炼,以及针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子宫托等。
12、想咨询一下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修复的事情。仪器治疗的恢复率有多少呢?如果经过有效锻炼,恢复率又是多少呢?恢复时长呢?本人产后三十多天了。
您好。产后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的恢复要通过产后42天检查,了解损伤情况,才能预测治疗效果。按照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数据,一般产后的盆底肌肌力减弱以及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排尿问题等,治疗后的恢复率能达到85%以上,甚至有的产妇盆底肌力可以超过孕前。恢复时长因人而异。
以下问题由儿童保健科胡幼芳主任医师解答
我目前处于断奶期间,涨的时候受不了就稍微挤掉一点了。但是宝宝目前16个月了,暂时还是不肯接受喝奶粉,奶瓶不接受,我们就用杯子给他试试,他喝了吐出来不要。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不行怎样才能让他营养跟的上?
您好:一般母乳喂养的孩子刚开始都会拒绝奶粉和奶瓶喂养,可以选择孩情绪好的时候会饥饿时喂奶粉。实在不行的话,孩子已16个月,也可以断奶,一般断奶后孩子慢慢都会接受奶粉的。
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专家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具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感谢专家的爱心解答
觉得不错请点赞↓↓↓
图片来源I网络
综合I编辑I妇幼党政办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
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