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来妇科门诊就诊的大多数是月经失调的患者。而且月经失调的患者年龄跨度也大,包括了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和绝经过渡期。所以,只要我们把月经失调的患者防治好,就可以大大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中医学认为,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统称“月经失调”。西医学的异常性子宫出血、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疾病均属月经失调范畴。
月经产生的机理
1.中医学认为,妇女以血为本,月经的物质基础是气血,而气血来源于脏腑。在脏腑中,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肺主气、朝百脉而输布精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由此可见,脏腑起着分管血的生成、统摄、运行、调节的作用。故五脏安和,气血调畅,则血海按时满盈,经事如期。
2.西医学认为,子宫内膜每月一次剥脱出血形成了月经。而形成月经的必要条件有三:性激素分泌正常、子宫反应正常、流出道通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节月经;下丘脑分泌的GnRH管着垂体,垂体分泌的FSH和LH管着卵巢,而卵巢分泌的E2和P管着子宫,子宫负责每月一次的月经。
月经失调的病因病机
1.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
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寒邪、热邪)、内伤七情(郁怒、忧思、惊恐)、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逸之外,尚须注意体质因素对本病的影响。
2.西医学认为,青春期女孩初潮后半数以上会有月经失调,主要是因为H-P-O轴还没有发
育成熟所致。其他时期患者主要是因为精神情绪、营养状态、寒冷刺激、起居无度、乱用药物(减肥药、紧急避孕药)、反复流产(药流、人工流产)和长期吸烟均可影响H-P-O轴的正常调节功能,造成体内雌激素合成和分泌紊乱而致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
月经提前、月经错后、月经或先或后、月经过多、月经过少、闭经。伴随症状有腰痠腿
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手足心热,畏寒肢冷,失眠盗汗,潮热汗出,烦躁易怒,胁肋及乳房胀痛,小腹坠胀痛,食欲不振,形体肥胖,少寐多梦,大便溏泄,浮肿,体毛重。
月经失调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
1.脏腑辨证证型
肾气虚:经行先后不定期,经行后期,量或多或少,经量过少,经闭。腰痠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精神不振,面色晦黯。
肾阴虚:经行后期或先期,经血量少,经闭。腰痠腿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颧红,手足心热,失眠盗汗。
肝气郁结:经行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定,血色暗红,经行不畅,痛经,经闭。胸胁乳房胀痛,胸闷不舒,小腹胀痛,嗳气。
肝郁化火:经行先期,量多,色紫红。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痛。
脾气虚弱:经行先期,月经量多,血色淡,经闭。面色淡黄,四肢倦怠,无力,口淡乏味,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脾阳不振:经行后期,经闭。面色晄白,倦怠无力,畏寒肢冷,甚则浮肿,食欲不振
(痰湿)腹部胀满,大便溏泄,形体肥胖,心悸气短。
心脾两虚:月经后期,量少,经闭,月经先期。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怔忪健忘,
寐多梦,神疲肢倦。
2.气血辨证证型
气虚:经行先期,量多色淡,质稀。面色晄白,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小腹空坠,多汗。
气滞:经行后期,淋漓不畅,经闭。胸闷不舒,小腹胀痛,连及两胁。血虚: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质稀,经闭。面色萎黄,指甲色淡,唇色淡红,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疲乏无力。
血瘀:经期不定,色紫有块,经行不畅,经闭。小腹疼痛,皮肤干燥。血热:实热:经行先期,月经过多,色紫红,质粘稠。面色红,口干发热,渴喜冷饮,心胸烦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虚热:经行先期,经量少,色鲜红。面色潮红,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少寐多梦,盗汗,口燥咽干。
血寒:实寒:经行后期,量少,色黯红,经闭。小腹绞痛,得热稍减,形寒肢冷。
虚寒: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头晕短气,腰痠无力。
月经失调的西医诊断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同上);临床体征:观察形体胖瘦、第二性征发育情况、体毛轻重,面部痤疮,乳头溢液,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及面目肢体浮肿。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实验室等检查:根据需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B超、BBT、血清激素测定(垂体、卵巢、甲状腺、肾上腺的各项激素及胰岛素)垂体兴奋试验、糖耐量及胰岛素测定、诊断性刮宫、蝶鞍分层摄片或CT扫描等检查。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情况、阴道通畅度、子宫卵巢大小
月经失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选择两个常见热门的月经失调病)
1.卵巢功能减退(POI)和卵巢早衰(POF)
临床特点:发病年龄40岁,月经稀发,量少或闭经,生育力下降或丧失,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症状和精神心理症状。雌激素(E2)水平低、促卵泡生成素(FSH)升高,卵巢早衰(POF)的FSH40IU/L,抗苗勒管激素AMH1,子宫内膜菲薄、卵巢体积缩小。
治疗:
西医学认为,卵巢功能的下降几乎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现POI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应建议其在密切监测下适时根据指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保护其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各种辅助生殖技术。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证候:肾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肾不交证。
治则:补肾填精,养血宁心。
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味熟地、枸杞、山茱萸、山药、菟丝子、川牛膝、鹿角胶(烊化)、龟甲胶(烊化)、当归、鸡血藤、仙灵脾、珍珠母、五味子、酸枣仁。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a、育龄期及围绝经期PCOS的诊断(根据年中国PCOS的诊断标准)
疑似PCOS:月经稀发或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须条件。另外再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多毛、痤疮、黑棘皮)或高雄激素血症(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雄烯二酮水平升高、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超声下表现为PCOM(1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
确诊PCOS:具备上述疑似PCOS诊断条件后还必须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的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才能确定PCOS的诊断。
b、青春期PCOS的诊断
对于青春期PCOS的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指标,包括:初潮后月经稀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超声下卵巢PCOM表现。同时应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原则:PCOS病因不明,无有效的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且需长期的健康管理。
月经失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的基础治疗,尤其是对合并超重或肥胖的PCOS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应在药物治疗前和(或)伴随药物治疗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行为干预。
a饮食控制:饮食控制包括坚持低热量饮食、调整主要的影音成分、替代饮食等
b运动:运动可有效减轻体质量和预防体质量增加。适量规律的耗能体格锻炼及减少久坐的行为,是减重最有效的方法。
c行为干预:包括对肥胖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调整,使患者逐步改变易于引起疾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2.调整月经周期
适用于青春期、育龄期无生育要求、因排卵障碍引起月经紊乱的患者。
a、周期性使用孕激素:可以作为青春期、围绝经期PCOS患者的首选,也可用于育龄
期有妊娠计划的PCOS患者。推荐使用天然孕激素或地屈孕酮(口服制剂)。
b、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不仅可调整月经周期、预防子宫内膜增生,还可使高雄激素症状减轻,可作为育龄期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的首选。
c、雌孕激素周期序贯治疗:极少数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严重,雌激素水平较低、子宫内膜薄,单一孕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无撤药出血反应的需要采取此疗法。
3.高雄激素的治疗
缓解高雄激素症状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a、短效COC:建议作为青春期和育龄期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及多毛、痤疮的首选治疗。
b、螺内酯:适用于COC治疗效果不佳、有COC禁忌或不能耐受COC的高雄激素患者。
4.代谢调整
适用于有代谢异常的PCOS患者。
a、调整生活方式、减少体脂的治疗:是肥胖PCOS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案。基础治疗控制不好的肥胖患者可以选择奥利司他口服治疗以减少脂肪吸收。
b、二甲双胍
c、吡格列酮
5.促进生育
a、诱导排卵:适用于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PCOS患者。
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
b、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c、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6.中医辨证论治
a、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医辨证、中药序贯周期治疗,选方用药上以补肾调经、疏肝清热、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等为主。
b、中医专方专药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经典方剂如六味地黄汤合苍附导痰汤、左归饮合二仙汤、四逆散合四物汤、启宫丸、龙胆泻肝汤、葆癸胶囊等治疗。
c、中医的其他疗法:使用针刺促排卵、艾灸、耳穴压豆、中药外敷等配合治疗。
预防
针对月经失调的病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轻月经失调的发生或发病程度。
1.精神情绪:平日里要注意保持平和心情,尤其在经期里情绪容易波动,如果不注意控制好情绪,若被情志伤害,就会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功能,使之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月经失调。
2.紧张压力: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要遇上紧张和压力,如解决不好这些问题,长期下来,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气血和内分泌的协调,故发生月经失调。所以,要学会给自己减负减压,学习和工作之余,放松一下自己,如听听音乐、琴棋书画、体育锻炼等,缓解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使身体气血和顺。
3.起居无度:有研究表明,妇女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会使盆腔内的血管处于过度收缩状态,造成了子宫内膜生长得不到内分泌的良好供应,引起月经失调。所以,要求女性朋友一定要保障充足的睡眠,杜绝熬夜。
4.营养状态:女性过度靠节食降体重,使机体能量摄入不足,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和蛋白质被消耗,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碍而明显缺乏,影响月经来潮,甚至经量稀少或闭经。所以,强调一定要合理控制好饮食和锻炼。
5.寒冷刺激:妇女在经前或经期受寒刺激(感受寒冷、冷食冷饮),都会使盆腔内的血管发生过度收缩,造成血液、激素供给子宫减少,引起月经过少甚至闭经。所以,经期一定要注意保暖,杜绝感寒。
6.乱用药物:不要随意的经常使用紧急避孕药、堕胎药或者其他影响月经的药物,造成体内内分泌紊乱。
7.反复人流:不要把人工流产看成是一个小手术,反复进行人工流产术,会造成子宫内膜的严重损伤,而不能恢复,使月经稀少,甚至闭经。
8.吸烟危害:现代女性很多喜欢吸烟,认为有派,殊不知吸烟对女性的生殖系统是有损害的,特别是香烟中的尼古丁,会严重的伤害到女性的卵巢。建议女性朋友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龚瑾
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行政主任,天津市中医药大学临床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天津市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卫生技术考试题库编辑委员会委员。
从医3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妇产科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先兆流产、功血、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外阴白色病变、妇科炎症等妇产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并能熟练运用传统针灸辨证施针解决妇科病症,尤其在妇产科开腹术后排气障碍及尿潴留等病症方面,有明显疗效。
在全国各类医学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文章有《例健康人舌血流灌注量的检测和分析》、《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50例》、《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例临床观察》、《针刺治疗妇科开腹术后排气障碍20例》等;发表医学综述2篇《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的病机初探》;撰写科普性文章10余篇;主编书籍1部《老年常见病防治手册·更年期综合征》;参与著书2部《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助孕求子必读》。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有“电子计算机汉学系统对妇产科9种疾病的辨证及辨病”获天津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天津地区健康人舌象调查及实验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质量控制”被评为天津市质控优秀成果奖。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五、六全天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一楼二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