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广东省医保局牵头的16省集采名单传言和34笔大宗交易,将千亿市值白马长春高新(,SZ)拉下神坛,截至今日(5月21日)收盘,长春高新报.50元/股,单日蒸发逾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因为生长激素产品利润高,市场预计不受集采影响,长春高新成为众多机构重仓的“集采避险股”之一。股价跌停后,多位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是市场对长春高新有误解,即便集采,对其不会有大影响。针对生长激素集采传闻和公司股东实施减持,长春高新相关人士21日下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公司未收到集中采购相关的正式书面文件和通知,另外,金磊的行为可能出于交税和个人资金的需求。回应股价波动:系广东集采传闻影响针对21日公司股价的波动,长春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这与市场流传的广东省带量采购文件有关。文件显示,广东省牵头组建区域集团采购联盟,共同开展省级药品、耗材超声刀头带量采购工作。此项工作将于5月中旬启动,相关省份需要在5月22日给予回复,明确具体品种。“我们目前没有办法判断传闻是真是假,因为它不是官方对外发布的。其次,目前来看,这种国家层面的大范围的集采好像不太可能。”此外,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此前针对集采做过一个初步判断,认为就算国家或者某些省份开展集采,对于公司几个产品的影响也是不同。例如粉针集采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作为公司占比最高的水针和长效针,面临集采的可能性不大。在21日下午的工作会议上,长春高新董秘对三种产品的占比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年第一季度至今,粉针、水针、长效针的占比分别为8%~9%,70%+和12%~13%。整体来看,呈现出长效针增长,水针略微萎缩的态势。”如果进入集采,公司是否面临降价压力?对此,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整个市场还没有这种生物药的集采,所以也没有明确的价格,但估计应该不会像那种医疗器械降那么多。”长春高新的业务主要在四个子公司——金赛药业、百克生物、高新地产和华康药业。其中核心的盈利点为金赛药业,产品包括生长激素和重组促卵泡素;百克生物下面则有鼻喷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狂犬疫苗。记者注意到,金赛药业是对长春高新营收贡献最大的子公司,年长春高新的营收为85.77亿元,金赛药业的营收为58.03亿元,占比高达67%,实现净利润27.60亿元,为上市公司贡献超九成净利润。金赛药业的大单品,主要是生长激素,用于治疗身高矮小。金赛药业分别在年、5年和年分别推出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三种激素剂型的公司。年,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的市场份额达到74%,是国内市场龙头。回应二股东减持:可能出于交税之后的个人资金需求受到广东集采传闻影响,今日(5月21日),“药中茅台”长春高新放量跌停,收盘报.5元/股,市值较前一日缩水亿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信息,5月20日,长春高新惊现34笔大宗交易。交易明细显示,34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1%。成交价格均为.01元/股,较当日收盘价.11元/股,折价约7%。34笔大宗交易卖方均为中天国富证券吉林分公司,其中28笔大宗交易买方为“机构专用”。上述累计成交金额高达19.38亿元的大宗交易很快引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