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8月,美国和俄罗斯先后退出《中导条约》。本文对这次条约危机的产生和终结进行分析,认为条约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俄发展和测试新型导弹,其动机在于维护战略目标、应对北约东扩与欧洲反导计划。而俄政策的复杂之处还在于其并不希望陷入导弹竞赛与承担违约责任。危机爆发之后,俄事实上将《中导条约》命运的决定权交给美国。从危机产生到条约终结,美国前后经历两位总统,在美俄关系在年后陷入低谷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总统的个人偏好与风格是影响条约命运的关键因素。在自由国际主义原则化信念的框架下,主张"无核化目标"的奥巴马总统将条约争议置于常规渠道低调处理,以促使俄方遵约。而秉持"美国优先"现实主义原则化信念的特朗普总统厌弃国际机制,偏好自助手段。适逢有利的时机窗口,充分的退出理由,以及能够承受的退出成本,并且在俄罗斯所能容忍的范围内,《中导条约》便走向了终结。
关键词∶美俄关系;中导条约;奥巴马;特朗普
作者简介∶耿鹏涛,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来源:《战略决策研究》年_第4期
《中导条约》(即《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是美苏两国年签订的、旨在消灭中短程陆基导弹这一类武器的里程碑式的国际文件,是国际军控与不扩散规范体系的重要基石。然而从年开始,美国公开指责俄罗斯发展新型导弹违背了《中导条约》。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年2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暂停《中导条约》,并启动天的退出程序。接着俄罗斯同样宣布暂停和启动退出程序作为回应。在双方的僵持中,年8月《中导条约》正式终结。
在《中导条约》终结原因的讨论中,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导条约》是时代发展的特定产物,因此国际格局变迁所产生的《中导条约》多边化需求遭遇现实挫折是导致条约终结的结构性因素。在这一基本共识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美俄双边关系与各自利益角度展开分析。焦一强与王四海认为,美俄相互指责违约、相互政治信任缺失以及不符合各自国家利益是条约终结的主要原因。郭晓兵和龙云认为,在当前国内外背景下,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以实力求和平"的保守主义强硬政策处理大国关系,最终选择退出条约。特雷弗·麦克里肯(TrevorMcCrisken)和麦斯维尔·唐曼(MaxwellDownman)认为,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增强核威慑能力,重新强调发展战术核武器和降低使用核武器门槛,这种针锋相对的对抗性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导条约》的消亡。雅各布·科恩(JacobCohn)、蒂莫西·沃尔顿(TimothyWalton)等学者进一步认为,终结《中导条约》将为美国带来更多的行动自由和战略优势,包括增强大国竞争中的优势,巩固同盟,利用军备竞赛拖垮对手,在国际裁军谈判中增加谈判的筹码。
但学界对于《中导条约》与俄罗斯国家利益关系的看法则争议明显。乌尔里希·库恩(UlrichKühn)和安娜·佩塞利(AnnaPeczeli)认为对俄罗斯而言,中程导弹是其影响欧洲地缘政治的武器,违背条约发展这种类型武器符合俄罗斯利益,因此美国退约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滕建群则认为,北约东扩和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威胁到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这才是导致条约终结的主要原因。韩克敌进一步分析,美俄关系恶化、信任缺失、军事实力差距以及俄对《中导条约》不公平感是俄罗斯发展导弹武器的动机。扎曼纳普洛夫(Zamanapulov)却指出维护《中导条约》是俄罗斯的利益所在,不仅保护俄罗斯免受来自欧洲的近在咫尺的导弹威胁,还使其避免陷入军备竞赛的陷阱。
因此,仅从国家利益权衡难以解释复杂动机下双方的政策选择。俄罗斯既有发展导弹武器巩固大国影响和地位的利益,也有防止欧洲导弹化的安全关切,这是两种相互限制的利益诉求。对于美国而言,国内一直以来都有遵约和退约两种声音的争论,两种声音也都旨在捍卫美国国家利益。此外,虽然《中导条约》是一个双边条约,美俄都有责任维持这一重要军控条约,但是从条约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双方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单纯从双方笼统利益权衡角度分析,容易忽略俄罗斯政策的复杂性,以及两位美国总统的不同政策对条约危机的影响。作者认为,纵观《中导条约》危机发展的全过程,从年美国获悉俄罗斯可能违约的导弹试验到年美国正式指责俄罗斯违背《中导条约》,属于争议产生阶段。在这一阶段,俄罗斯打"擦边球"的导弹测试是条约危机的起因。俄罗斯导弹试验的动机既有战略稳定与地缘政治的考量,又有应对北约东扩与欧洲反导系统的策略考虑,同时俄罗斯并不希望承担违约责任与声望损失,特别因条约终结导致的欧洲导弹军备竞赛。从年条约危机爆发到年双方正式退约是《中导条约》的终结阶段。这一阶段,拥有更多政策选项的美国是条约命运的决定方,而这一阶段又历经两任美国总统。同美俄关系相关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的背景下,总统个人偏好和执政风格的变化才应该是导致条约终结的直接原因。因此本文主要从俄罗斯导弹试验的动因与顾虑,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不同《中导条约》政策的原因来讨论条约为何走向终结。
一、条约争议的起因
美俄围绕条约的争议虽不是美国决策者蓄意谋略的结果,但冷战后美国自相矛盾的对俄政策引发的一系列双边关系连锁反应,导致双方信任基础崩塌,这是造成《中导条约》危机的诱因之一。检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俄政策,会发现里面主要混杂着用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改造俄罗斯的意识形态执念;轻视俄罗斯实力与利益的傲慢情绪;以及在众多国际事务中对俄罗斯现实利益诉求的忽视。尽管这些观念、情绪与现实利益考量在美国内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