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扳机后血清HCG水平,对获卵率有影

-本内容仅推荐医学专业人士观看-

自然周期中,卵泡的生长发育伴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当卵泡生长至接近成熟时,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正反馈诱发垂体生成黄体生成素(LH)峰,促进卵母细胞完成第1次减数分裂及排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LH有着相似的结构,因而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因控制性促排卵的需要,外源性应用HCG以取代内源性LH峰的作用,初级卵母细胞恢复第1次减数分裂,排出极体,停留在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等待受精。然而在IVF的促排卵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患者HCG扳机后血清HCG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扳机后血清HCG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同时促排卵过程与自然周期单个卵泡发育不同,多个卵泡同时生长发育,血清HCG水平是否会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及后续胚胎发育情况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比较扳机后不同浓度HCG水平的IVF结局并进行回归分析来探讨扳机后血清HCG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IVF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者选择年3月至年10月于南京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长方案IVF-ET助孕的例患者。根据血清HCG水平分为5组:A组:HCG≤58.78U/L(n=42);B组:58.78U/L<HCG≤86.80U/L(n=);C组:86.80U/L<HCG≤.99U/L(n=);D组:.99U/L<HCG≤.32U/L(n=);E组:HCG.32U/L(n=42)。比较各组的一般基础资料及IVF促排结局。01

主要研究结果

一、HCG扳机后血清HCG水平的分布情况共纳入例患者,HCG扳机后12h血清HCG水平均值为(.69±56.69)U/L,其中最大值为.09U/L,最小值为23.59U/L,百分位数P5-P95为(58.78~.32)U/L。二、各组基本资料比较从A组到E组,各组BMI逐渐下降(图1),A组的BMI显著高于B、C、D、E组(P<0.),B组的BMI显著高于C、D、E组(P<0.),C组的BMI显著高于D、E组(P<0.),而D组和E组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点击查看大图)A组的基础FSH水平显著低于C、D、E组(P<0.),B组的基础FSH水平显著低于D、E组(P<0.)。各组之间的年龄、不孕年限及AMH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点击查看大图)三、各组IVF促排卵情况比较E组HCG日≥14mm卵泡数显著低于B组(P=0.)。各组之间Gn用量、Gn天数、HCG日E2水平及HCG日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点击查看大图)四、HCG扳机后各组移植情况及妊娠结局比较从A组到E组,HCG日后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A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C、D、E组(P<0.),B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D、E组(P<0.)。获卵率从A组到D组逐渐升高(图1),A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C、D组(P<0.0),B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D组(P<0.)。成熟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OHSS发生率及流产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点击查看大图)五、HCG扳机后HCG水平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对影响HCG日后HCG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BMI、基础FSH、AMH、Gn剂量、Gn天数、HCG日E2水平、HCG日P水平及HCG日≥14mm卵泡数,结果显示BMI和HCG日≥14mm卵泡数对HCG日后HCG水平有影响,随着BMI及≥14mm卵泡数的增加,HCG日血HCG水平降低(P0.05)(表4)。(点击查看大图)对获卵率与HCG日后血HCG水平进行回归分析显示,获卵率与HCG日后血HCG值呈正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95%CI(0.01,0.),P=0.。02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给予HCG促卵泡成熟的剂量应该如何调整的结论不尽一致,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是否会影响HCG扳机后HCG水平,同时HCG扳机后HCG水平是否会影响到获卵、受精、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等相关结局尚无明确结论。患者个体的BMI会影响到用药后的血药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方案IVF促排卵过程中予以相同剂量的HCG促卵泡成熟,12h后血中HCG水平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分组数据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与HCG日后血HCG水平呈负相关,因而BMI是影响HCG扳机后血HCG水平的重要因素。之前的研究从HCG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HCG水平的检测,得出BMI影响扳机后HCG水平的结论,同本研究的结果类似。高BMI患者拥有较大的脂肪组织,其激素的分布、吸收和代谢速度与低BMI患者相比也不尽相同。HCG日≥14mm的卵泡与血HCG水平呈负相关,可能意味着卵巢的高反应可能影响扳机后血HCG水平。外源性HCG替代内源性LH峰,对于卵母细胞成熟及获得优质的卵母细胞有着重要的作用。扳机后血HCG的峰值对于卵母细胞的获得、卵母细胞的受精情况、胚胎情况以及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有无影响,目前的结论并不一致。关于扳机后HCG水平对获卵的影响,之前的研究多采用的指标是获卵数,然而窦卵泡以及卵泡对于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均可影响到获卵数,因而不能反映真实的获卵情况。本研究采用的是获卵率,能更加真实的反应卵泡中卵母细胞的获取情况,结果显示扳机后血HCG水平在达到U/L左右之前,血HCG水平升高对于获卵率有促进作用,而当扳机后血HCG水平在达到U/L左右之后,血HCG对获卵率的影响已经达到峰值,HCG水平继续升高,对获卵率的提升无明显积极意义。HCG取代LH峰促发卵母细胞成熟,必需达到一定的峰值,其与颗粒细胞上的LH受体充分结合后,促进颗粒细胞分泌表皮生长因子(EGF),与EGF受体结合,激活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最终使卵母细胞中cAMP水平下降,活化成熟促进因子,恢复减数分裂。一定浓度的血HCG水平对于卵母细胞启动第1次减数分裂,卵丘复合物松散,从卵泡壁脱离有着重要的作用。HCG日后血P水平随着HCG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也说明了这一作用。而当血HCG水平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卵泡颗粒细胞上的LH受体可能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升高的浓度对于卵母细胞的获取影响不大。然而本研究纳入的病例均是能够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高反应患者因预防可能发生的OHSS而未进行移植,对应高反应患者血HCG值与获卵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成熟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HCG的水平对于卵母细胞的获得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对获得卵母细胞中成熟卵母细胞比率、卵母细胞受精情况、胚胎的发育情况及着床的影响不明显。Vishnevsky等通过回归分析发现,HCG扳机后血HCG水平无法预测临床妊娠率,与本研究的结论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相同剂量HCG扳机时,BMI越高,HCG日后血HCG水平越低,提示BMI是影响HCG扳机后血HCG水平的重要因素。HCG日后血HCG水平在达到峰值之前,获卵率随着其水平升高逐渐升高;而当其值达到峰值之后,获卵率不随其水平升高而变化。提示我们在进行IVF促排卵治疗过程中,给予HCG的扳机剂量应考虑患者的BMI情况,以保证能达到促进卵母细胞成熟所足够的HCG水平,以提高获卵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PDF文档!点击下方卡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wh/8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