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考试季来临,一些青春期女孩子却因月经期造访,痛经、头痛失眠等,身心备受困扰。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妇科副主任医师李会荣介绍,每年高考前夕,不少家长都会咨询孩子的月经期应该如何调整?今天就请李会荣主任详细介绍这方面内容。
李会荣:青春期功血病,也称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女孩常见的月经病。每逢高考季来临,由于紧张、焦虑、疲劳等,部分考生就会出现月经紊乱,患上功血病,如果不重视或者不能正确识别,延误治疗还会导致严重的贫血,危害身体健康。
一、月经的定义及形成
月经是生育期妇女重要的生理现象。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正常情况下,每个月在体内促卵泡素生成素的作用下卵巢内都会出现一批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大约6-12个,但只有一个脱颖而出形成优势卵泡,其余卵泡相继萎缩凋亡,优势卵泡继续生长成为成熟卵泡,直径约18mm,卵泡在生长过程中产生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这个阶段称为卵泡期。成熟卵泡在体内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协同作用下发生排卵,排卵后的卵泡形成卵巢黄体,继续分泌雌激素,并同时分泌孕激素,子宫内膜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继续生长,并由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排卵后7天,黄体开始萎缩,它分泌的雌孕激素下降,下降到一定水平,不足以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形成月经,排卵后至月经来潮称为黄体期,月经期在促卵泡素生成的作用下又一批卵泡生长发育,它产生雌激素使剥脱的子宫内膜创面修复增生,开始下一周期,周而复始。
二、正常月经的特点
月经有“四要素”,包括周期性、经期、经量及规律性。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一般为3~7天,平均4~6天。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5~8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正常月经具有规律性,相邻两次月经周期长短相差小于7天。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会出现轻微腹痛,一般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三、月经的调节
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垂体位于大脑。下丘脑分泌GnRH,调控垂体,垂体又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FSH、LH)来调控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月经周期主要受H-P-O轴的调节。另外,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制素系统也参与对月经周期的调节。H-P-O轴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影响,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与月经调节亦有关系。
四、青春期月经的特点
女孩子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初潮年龄10-16岁,因人而异。初潮后一段时间因为H-P-O轴精细调节不完善,不排卵,那么月经也就不规律。所以初潮后1-3年月经不规律视为正常现象。中考、高考的学生过度紧张、情绪异常、压力大、疲劳及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影响大脑皮层神经介质分泌,干扰H-P-O轴调节,往往更容易出现月经紊乱。青春期功血是这个时期最常出现的月经病。五、青春期功血的临床表现
不规则子宫出血,周期紊乱,月经频发,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有时淋漓出血多日甚至1月余,严重的大出血会导致贫血甚至休克。
六、青春期功血的治疗
第一步止血:当血红蛋白大于90g/L时,使用孕激素子宫内膜脱落法。若血红蛋白小于90g/L时,使用雌激素子宫内膜修复法或者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同时口服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对症治疗第二步调整月经周期:定期使用口服孕激素或者低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如果患者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需要在调整月经周期的同时,减肥、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代谢性疾病。七、青春期功血症的
健康指导
1、首先家长和孩子应该主动了解月经基本生理知识,青春期月经的特点,养成记录月经的习惯,及时识别疾病。2、要有功血意识,如果出现月经频发,经期超过8天,经量增多,若果规律月经已建立,出现停经40天以上应及时就诊;3、注意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情绪紧张、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4、加强营养,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果服用铁剂建议饭后服用,切记不要与茶同时服用,以避免影响铁剂的吸收。八、高考撞上月经期,
如何正确对待
一般情况下,月经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当然也一定不会干扰女生高考时正常发挥,不要紧张焦虑,顺其自然就好。如果确实经期有明显不适,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影响,就可以选择药物调整月经周期,避开考试。
调整周期的思路有两种:抑制排卵,重塑周期;人为延长黄体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考日期推迟到7月7日和8日,如果需要与月经擦肩而过,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考生月经周期的规律,让其提前来,或者让其推后。具体方法如下;
1、口服低剂量复方短效避孕药
这是推迟月经最好的方法。对于月经正常的孩子,需要在6月份月经的第1~5天之内服用,一直用到考试结束停药。但是超过5天以后再使用,效果就不好了,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卵巢囊肿。
也可以5月份开始使用,人为修改月经周期规律,使每月月经提前3~4天,这样平稳地把7月7日左右的月经提前到6月底,属于高枕无忧法。若月经不规律的,也可参考这种方法。
推荐使用的低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有达英-35,优思明,优思悦,妈富隆,若存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禁忌症的考生(如吸烟、过度肥胖等),请不要服用。
2、口服孕激素
如果没有及时在6月份月经的前5天开始服用短效避孕药,可以选择月经的后半周期(第15~20天)口服孕激素,一直用到高考结束停药。但是临床上月经后半周期使用孕激素,常常有用药后不足以推迟月经来潮的情况发生,效果往往不如复方口服避孕药,一般不作为首选。推荐高考的孩子使用天然黄体酮(每天使用mg),天然黄体酮,有镇静嗜睡的作用,所以尽量让孩子每晚服用,这样就不会影响孩子白天的考试,也可换用地屈孕酮或者甲羟孕酮。地屈孕酮(每天使用10~20mg),也可以使用甲羟孕酮片(每天使用8~10mg)。有些家长和学生担心服用激素会产生副作用,其实我们使用的低剂量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和天然的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是非常安全的。但是注意,一定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万一提前没有做好准备,高考和月经如期相遇,月经期间经量多,腹痛等不适明显,则可以采取对症治疗:月经量多时使用止血药品如氨甲环酸片(0.5g/片),早晚各口服2片,副作用小,可有效减少月经量;
若痛经明显,可以在考前服用芬必得1片(0.3g),服药后12小时内都有镇痛效果,帮助考生安然度过高考期。
最后,祝考生们超常发挥,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设有青春期保健门诊,专为青春期女孩提供保健指导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欢迎就诊咨询。
李会荣,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妇科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宝鸡市妇幼保健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副主委。曾先后在第四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及上海医院进修学习。在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妇科疑难病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包括月经病、更年期、不孕不育的诊治及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有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发表。参与完成科研2项获市级科技奖。
具体内容请收听
每周六10:05播出的
《妇幼健康》节目
下午16:05重播
本节目由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特约播出
编辑:明心责任编辑:冬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