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误区 http://nb.ifeng.com/a/20190415/7330663_0.shtml青海果洛地区年4月至年10月,我们部队在甘南和青海果洛地区平叛,天天打仗,没有听过广播,没有听过形势报告,没有看过报纸,包括领导在内,对内地的情况都几乎一无所知。从年到年10月前,我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参加“社教”、受审住学习班、进京见到毛主席、军管会负责建设水电站等。度过经济困难时期部队完成平叛任务回到甘肃省临夏市洪水沟营房。到年初,部队发生了人吃不饱、马缺草料的饥荒问题。干部战士出现了指甲凹陷、夜盲、浮肿和黄胆性肝炎等问题。马匹一天比一天瘦,背地里悄悄地蔓延着农村没粮吃饿死人的传言,一时人心不稳。就在这时,我们团在特务连教室召开了干部会议,会议室的外面布置了岗哨,无关人员不准接近,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会议一开始,政委宋峰宣布不准记录,也不作传达,自己知道就行了。接着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当前国家困难的形势。我们国家现在困难得很呀!缺粮少肉没有吃的,正如有些人讲的,个别地方也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原因是苏联“老大哥”靠不住了,故意给我们找麻烦、出难题,制造困难。年国庆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来我国访问时提出,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建立长波电台;在中国的旅顺和大连港口,建立由苏联控制的中苏联合舰队;还要求我们释放抓获的5名美国特务。毛主席看透了苏联赫鲁晓夫想把中国当作他们的殖民地和附属国的阴谋,当面拒绝,并讽刺地说:“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都拿去算了!如果这样的话,我只好上井冈山打游击了!”赫鲁晓夫见此路不通,便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年6月,苏联下令撕毁原来与中国签订的个建设项目。当时,除个建成以外,还有个正在建设中。他们撤走专家,带走规划和图纸,使这些工程全部停顿下来,如果要恢复建设,就得重新设计、重新测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撤走了帮助我们研制原子弹的专家和图纸。年6月24日,赫鲁晓夫利用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全世界60个国家参加),以老子党自居,要求中共服从他的全球战略,也就是说,苏联说什么我们就必须干什么。因为我们是个主权国家,遭中国代表团拒绝,因此,他就利用这次会议,发动除阿尔巴尼的所有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围攻诬蔑中国代表团,使中苏分歧公开化。科研人员在绘制设计图,苏联撤走专家,怎么办?赫鲁晓夫见中国共产党仍不肯就范,便又向中国开始逼债。中国欠苏联的债主要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使用的苏联武器债款,当时斯大林说好将这笔钱作为苏联对朝鲜战争的义务援助,斯大林去世了,赫鲁晓夫翻脸,不承认斯大林的许诺,向中囯政府逼要这笔钱,将近亿美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我国当时的生产总值只有亿美元。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很紧张,全部到丰泽园会议室,问毛泽东主席怎么办,毛主席果断地说:“还!小小环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有什么了不起!今年3月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上珠穆郎玛峰,这是人类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难道为这点债低下头吗?我看咱们应该学学登山队无高不可攀的精神,同这场天灾人祸展开斗争。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不吃肉了,也不吃苹果了,把猪肉、苹果统统拿去还债!”“我是共产党员,要自觉地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呀!”从此以后,我们给苏联用猪肉和苹果还抗美援朝時使用苏联武器的债。原子弹的问题,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商量后决定上马,自力更生,研制出中国的核武器。命名为苏联撕毁协议的那一天,即“59.6”工程。在军事上,苏联支持印度反华並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这是造成我们困难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我们的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急于摆脱贫困,提出了大跃进、大炼钢铁、建立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吃大锅饭等,出现了“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和干部特殊化风,大大影响了群众积极性,粮食減产,年生产粮食亿斤,年生产粮食亿斤,又减少了亿斤,我们有八亿人口,按人口平均也只有多斤。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困难,曾一度北京、天津、上海断了粮食供应,周总理从全国紧急为三市调粮。因为苏联停止向中国出口石油,汽车都开不动了,只好从部队调了战备汽油才解决了为三市的调粮问题。有的农村确实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国家实在是困难呀!宋政委接着说:“我们怎么办呢?请团长给我们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和我们的落实措施。”团长曹福祯说:咱们这支队伍,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现在国家、人民有困难,我们就应当减轻人民的负担,和人民一起战胜困难。具体的说:第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每人每月给国家捐献一斤粮食;响应兰州军区党委的号召,每人每月为西北困难地区捐献三斤粮食,解决甘肃省的缺粮问题;响应师党委的号召,每匹马每月给临夏市捐献五斤料,临夏市是甘肃省困难地区之一,又是我师驻地,支援驻地群众渡过难关,责无旁贷。第二,从现在开始,部队从军事训练为主转为以生产自救为主,搞生产没有地怎么办?我们去积石山东麓的香水坪开荒,建立我们团的生产基地。另外,我们营房内的大操场和房前屋后,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亩,由后勤负责划分给各单位开垦种菜。第三,吃饭采取分餐制,保证一日三餐,不能一日两餐,各单位如何定量分餐,根据自己的实际而定。吃肉问题,各单位养猪解决,养猪不但可以解决肉食问题,还可以増加点油水。第四,马草不够,我们夏天去甘南放牧。师部己经给我们团联系好了地方,我们团的牧场定在甘南尕海以北草地。第五,生产是个大事,各连重新编组,一分为二。在营房每连留一个班种菜,为生产斑;每排留一个班(每班抽三个人)为饲养班,留一位排长负责;留两位连干,一位负责马匹,一位负责营房生产,其余上山到香水坪开荒种地。团司、政、后机关不种地,负责部队的战备、教育、供应等工作,副食从各连调配。会议后明显的效果是,发牢骚的人没有了。我们团支的灶,每天早餐是包谷面发糕加包谷面糊糊,发糕每人一块,包谷面糊糊不限,中餐馒头两个、白菜一盘,晩餐馒头一个,糖萝卜(也称甜菜,可榨糖)一片、土豆丝一盘。每天的饭菜定量,对于我属于能吃饱的一类。我们司令部军务参谋汤捷、通信参谋周洪元饭量大,属于吃不饱的一类,我们其他同志有时会给他们调剂一点。年8月,骑四团到甘青南执行平叛任务凯旋归来住进临夏洪水沟营房后,部分机关干部合影,左起前排汤捷、马青林、苏城;后排陈钿、贾如俨张秀玲夫妇、葛鹏、周汉材年,在营房大院内种的菜,因为有马糞,肥料充足,加上精心管护,菜长得特别好,特别喜人。团生产点香水坪新开的荒地,种的土豆、油菜长势也很好。全团开展了生产劳动竞赛,涌现出养猪标兵黃福才等一大批生产能手,年底生产获得大丰收。莲花菜、土豆、糖萝卜、油菜籽等,都有了好收成。饲养的猪也长大了,副食好了,菜也多了,油水也有了,粮食也就够吃了。到年下半年,吃饭不再限量,停止了分餐制。参加地方“社教”工作队从年起,每年的5月,我们全团的军马都要被带到甘南尕海以北草地放牧,10月底返回营房马厩饲养。这样就解决了每年有一半马草不足的问题,而且马匹一类膘率达90%以上。(我年提升为骑四团副参谋长后,曾连续三年率全团去尕海放牧)。年,上级决定以少数部队搞生产,多数部队转为军事训练。此时,全军开展大比武。原通知骑兵也参加,师部调我和骑七团参谋长厐文祥一起起草比武规则,但几天后又通知骑兵不参加了。我们便回各自的部队了。年5月,甘肃省决定,第二批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当时部队抽调干部参加地方“社教”工作队。我被抽调参加了“社教”工作队,在临夏市集训后,被分配到临夏县韩家集磨川大队,大队“社教”工作队共有十几名队员,只有两名军人,除我外,还有甘肃省军区独立团郭教导员,他是磨川大队“社教”工作队队长,负责全盘工作。我负责包了第五小队,这个小队有40户人家,多口人,全部是回族。为密切群众关系,社教工作队规定:必须住在所在队最贫困的家庭,吃在贫农的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搞特殊化。具体要求要做到“三不吃”(不吃肉、不吃蛋、不吃油饼)、两不喝(不喝茶、不喝酒)。如有违犯,开除出工作队交原单位处理。我到磨川大队五小队时,队上推荐我住在马尕虎家院内没有门也没有窗的一个小草房内,房内铺了一个单人床,打扫的干干净净,让我看行不行,如果不行,就再选一家。我看说可以。便把铺的一块毛毡挂在门上挡风,觉着比平叛战斗时住的帐篷好多了。这家有老太太、儿子尕虎和3岁的孙子3口人,我平时与他们家一起劳动,轮流到小队的贫农家吃饭,顿顿清(即早餐1角、中晩餐各2角,吃完就交钱和粮票)早餐不管在谁家都是土豆沾盐巴,我也能适应,毎顿吃鸡蛋大的土豆三四个;中餐多数吃馍馍和自家淹制的咸菜(这是最好的);晚饭一般是酸菜面。当时,除个别队员不适应这种生活,出现浮肿返回原单位外,绝大多数队员都能坚持到底。工作队的任务主要是成立贫协四清小组搞“四清”。即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干部多记工分的、多分钱的、多分粮食的、多分柴草的等,都必须退赔给群众。各队不能有讨饭和饿死人的。经过一年的整顿教育,改变了农村干部作风,完善了基层财务制度、保管制度,打击了反革命活动,巩固了基层组织。按政策每家分了少量自留地,社员都很高兴,认为粮食队里给分大头,吃菜自留地解决,生活没困难了。年5月验收合格,“四清”运动结束,我们返回部队工作。取消军衔降低薪金年6月1日,取消军衔。给出的理由是:军衔制是一种资产阶级法权,与我人民军队的本质不相适应。实行军衔制9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不符合我军宗旨和传统作风,等级表面化,助长了干部的等级观念和名位思想,不利于我军革命化建设,不利于同志间、上下级之间和军民之间的团结,也増加了部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不少繁琐事务为此,取消了大盖帽,改为解放帽;帽上的军微取消,改为红五星;军衔取消,改为两个红领章;取消了皮鞋(马靴),改为解放鞋;取消了武装带,改为人造革腰带。在取消军衔的同时,降低了薪金,取消了军龄等补贴,与地方干部持平。行政级别,原来团长14级、副团长15级、准团16级(团以上设准级)、营长17级、副营18级、连长19级、副连20级、排长21级、副排职22级。
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同时降薪。此后全军换发65式军装
降薪后,副排职23级。团司令部、政治处的副职和后勤处的正职为准团级,这就是过去所说的团以上干部。级别待遇涉及到每个干部的利益,多数干部思想扺触,参谋长朱文堂在司令部动员会上说:这次重新套级,牵涉到每个人的利益,在这困难的时候,我们想一想革命烈士,咱们4年平叛战斗,全团就有72位战友牺牲在草地上,其中战土35位、班长23位、排长7位、连级干部7位。上尉军医李俊臣、上尉供给股主任郭生明、上尉指导员李长忠、中尉副连长闫山、中尉副指导员李维清、中尉副连文化教员邓佐汉等。牺牲的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没有结婚,他们的父母都希望儿子成家立业,为自己养老送终,可是他们先走了!年骑二师四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在临夏洪水沟营房司令部门前合影。前排左起陈钿、李强、XXX、高尚、郭福奎(团长、党委副书记)、刘兴业(政委、党委书记)、XXX、张春生牺牲的干部也都是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现在他们的忠骨埋在异乡,我们想一想这些从我们身边走的烈士,我们是幸存者,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军人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生命都能献出,难道我们还有其他什么舍不得吗?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参加会议的同志无不为之动容。根据当时的规定,我被评为19级,基本工资加地区补贴元。当时国家困难,军队采取了提职不提薪的办法,我到正团职的时候,应该是行政15级,但是仍拿19级的工资。一直到年,军队才第一次调整工资级别,大家都是如此,自己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这样一干就是15年。“文革”支左,住进学习班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甘肃省分成“红联”和“革联”两大派。“红联”是以省机关为主,“革联”是以兰州大学为主。“文革”初期,按照军委指示部队没有介入。后来,随着运动发展,部队介入,兰州军区指示部队支持“红联”。临夏县的韩家集、居家集、大河家三地两派斗争十分激烈,武斗时有发生,一有情况,团领导便命令我带部队去劝阻,宣传要文斗不要武斗,有重点的保护“红联”,“红联”的形势发展很好。一年后形势发生逆转,兰州军区又让部队支持“革联”,要求部队做好转弯工作,我的思想不通,在党委扩大会上说:“原来我们说红联是革命组织,现在又要说他们是保皇组织,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是革命了一辈子的人,成了反革命,成了保守派;没有革过命的人成了造反派,成了革命派,我不懂,我不理解,不让支持“红联”可以,但我也不支持“革联”。甘肃省临夏市广河县,是年发生过武装叛乱的县。“文革”中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发生了大规模的武斗,群众组织冲击了公安局、县政府、县委,师参谋长邢道山奉命带四团和七团的喷火连前去劝阻,因为我思想不通留守营房未去。部队到广河县后,县城内外,山上山下到处集满了人,打红旗的,拿棍子的,敲锣鼓的,喊口号的,争吵辩论的,喊叫声混成一片,形势非常混乱,把前去劝说的部队首长包围在广河街上,说什么他们都不听,推拉打骂,两派打得头破血流,如不采取措施,就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部队最后鸣了枪,抓了些头头,将武斗平息下去。因为我不支持“革联”,又纠缠我的“右派”问题了,年5月,将我送到兰州军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地点在现兰州雁滩商学院,后来人们把它叫做“牛棚”,学习班实行“二包一”,即以两个积极分子监督批判一个所谓有问题的人。当时学习班的任务是清理阶级队伍。在这里,一是学习毛主席著作,二是批判学习班里的所谓叛徒、特务、走资派,天天如此,气氛紧张,所谓有问题的人随时都有被斗的危险,就看把你安排在什么时间了。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刘瑞芳将军,军务部长曾召八大校都被当作叛徒特务批斗多次,他们在那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无法忍受的情况下,自杀在学习班里。他们都到我们部队蹲过点,是我很熟悉也很敬重的老革命、老领导,他们出生入死革命了一辈子,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叛徒特务呢?对于他们的死,我感到惋惜和悲痛。像我这样的小干部和那些老革命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我在学习班小心翼翼,尽量少说话,或者不说话,每时每刻都耽心着不测风云的将临。奉命进京接受毛主席接见年9月中旬,突然接到通知,让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说:“你们不要拿我开玩笑了!”上午我该开会去开会,该学习去学习。吃过中午饭,部队来人带着我的新军装,让我明天早晨在兰州同我师部分团以上干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我高兴极了,穿上新军装,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北京站,看到一条横幅标语写着:“欢迎毛主席请来的亲人!”我心情激动留下了眼泪,在心想:“前几天我是阶级敌人,被关在牛棚里,今天我终于又成了革命者,成了亲人。今后一定要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努力更好地学习工作。”在北京,我们被安排在昌平县卢沟桥坦克学校,名称叫“中央学习班”,在那里共学习生活了4个月,白天按照规定内容,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公报,晚上安排各种文艺体育节目,伙食安排的特别好,学习期间,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真是过着人间天堂的生活,学习结束我的体重增加了5斤。期间,我们还有幸参加了国庆活动。年10月1日,中央军委安排我们学习班的人参加国庆观礼。检阅部队、游行队伍、观礼人员和广场群众多万人,入场就花了8个多小时。我们是夜里12点出发,10月1日7点到达观礼位置。我们在天安门东南观礼区,所有人员入场后,清洁车把各个街道打扫地干干净净,10点整,检阅正式开始,看到那庄严、雄伟旳阅兵队伍、华丽的游行彩车,欢腾的群众方队,激动的无法用语言表达。9点多钟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下边的人高呼: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感到无限的幸福。12点庆典结束。晩上安排我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文艺演出和烟火晚会,中午我们没有回去,在人民大会堂东侧休息吃饭,晩上7点,我们在广场的四区(广场安排两排十个区),每个区四五千人,围坐成方形,中间留出球场大的位置,10支文艺演出队在各个演出场待命。晚8点整国家领导人再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演出和烟火同時开始,每个队演出20分钟,轮流进入每个区,大家不动就能看到不同精彩演出。演出的同时,广场上空不时放出烟火,各种各样的花朵在空中绽放,绚丽多彩,耀眼夺目,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美丽的场景,能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演出,感到无限的幸福和荣耀。晚上10时演出结束。我们深夜两点多回到驻地。我们在学习班又学习了近3个月。年1月28日20时,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朱德、李先念、叶剑英、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体育馆接见了我们学习班的军人。我怀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拜的心情,拿出我最喜爱的10枚毛主席像章,别在胸前,接受光辉普照留作纪念。党和国家领导人从舞台的左门出来,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朱德在前,其余的领导在后,毛主席向左右前后的同志们招手致意,林彪右手拿着毛主席语录举在胸前,其余领导拍手欢迎,被接见人员一声接着一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激动得热泪盈框。约十几分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从右门进去,接见结束。29日上午,我师受接见的团以上干部在天安门前合影以作纪念。年1月25日,骑兵第二师团以上干部受毛主席接见合影留念。前排左二为陈钿调军管会负责建设水电站
从北京返回后,骑二师抽派我到甘肃永靖刘家峡水电站“支左”。我到刘家峡后,军管组领导告诉我,刘家峡下游的八盘峡要建一个低水头的水电站,这是甘肃省的一个战备项目,让我带房建队和开挖队0多人去建设。八盘峡水电站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刘家峡水电站我带总工程师赵启正(留苏大学生),他工作负责,严肃认真,一心搞设计,抓施工;还带一名行政干部,原刘家峡工程局副局长郭志善(老“三八”式工农干部),他工作认真,任劳任怨,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们三人组成筹建领导小组,我担任一把手。各级干部对我都很尊重,因为我来之前,刘家峡军管组的领导,早已把我吹的神乎其神,加上我又是刚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干部,各派不知道我拿的是什么尚方宝剑,没有人敢在我面前说三道四,工作起来非常顺利。我任命赵启正为生产指挥部总指挥,任命郭志善为行政物资设备总负责,任命共产党员小刘为政工组长,负责宣传和整党工作。郭局长当时是“靠边站”的干部,这次出山积极性特高,小刘是一位记者,有朝气、有热情,看问题敏锐准确,把我们的动员大会、生产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工人的干劲,连篇累牍,在刘家峡水电报、甘肃日报多次发表,真是哪吒闹海一时出名啊!年下半年,我们八盘峡水电站整党开始,恢复党员的政治生活和党组织的正常活动,我在全体党员大会上宣布整党原则和纪律,强调要和风细雨,热心帮助,不搞文斗,更不搞武斗,有意见可以向领导小组提出,口头书面都行;我们是企业,必须以抓生产为主,指挥部安排的生产进度必须按时完成;上班期间不许搞与生产无关的活动,整党工作在业余时间进行。通过整党解放了大批老干部,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工地开展了劳动竞赛,不少工人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很快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广播里天天广播水电站的好人好事,工地生气勃勃,一派大好景象。草土围堰提前完工,黄河截流提前实现,坝基提前开挖。在其他地方,“文化大革命”还处在混乱时期,但我们八盘峡水电站工地秩序井然,热火朝天,出乎省革命委员会多数领导的预料,受到刘家峡工程局、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兰州军区的好评。八盘峡水电站
年3月后,紧张的中苏关系又升级,我于10月从八盘峡调回部队,进入部队改编移防宁夏的各项工作。本刊独家原创抄袭剽窃必究作者陈钿河南荥阳人,年6月出生,年7月考入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学习,年11月毕业分配到西北(兰州)军区骑兵第四团一连任排长。历任骑兵第四团参谋、副参谋长。参加甘青南平叛战斗。部队改编任陆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副参谋长,后任石嘴山军分区作训科长,平罗县武装部部长。年4月转业,任大武口发电厂党委书记,年6月退休。链接: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1)——躲日寇万山遭劫难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2)——抗美援朝停学参军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3)——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生活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4)——军校毕业分到宁夏吴忠骑四团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5)出征——千里铁骑宁夏驰骋甘青南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6)围剿——可生托洛哈战斗扬军威陈钿回忆录:人生如歌(7)清剿、工作队——甘青南平叛大获全胜本刊独家原创抄袭剽窃必究作者陈钿河南荥阳人,年6月出生,年7月考入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学习,年11月毕业分配到西北(兰州)军区骑兵第四团一连任排长。历任骑兵第四团参谋、副参谋长。参加甘青南平叛战斗。部队改编任陆军第二十师五十九团副参谋长,后任石嘴山军分区作训科长,平罗县武装部部长。年4月转业,任大武口发电厂党委书记,年6月退休。(曹益民编辑巩天宝排版)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