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做试管三

文:李娜

本文首发于,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简介:本系列记录我失败的试管经历,以及试管路上认识的朋友们的故事。探讨女性在婚姻和生育中的处境与选择。

第三集

因为和余畅同一天进的试管周期,医院打针的时候,都能碰面聊一会儿,所以还算比较愉快。

杨主任给我开了三天的剂量,打完三天针,做B超看看卵泡的大小和数量,再根据卵泡发育的情况,酌情调整方案。

做B超的过程不太舒服,因为还在例假期,每次做完都感觉血淋淋的,但又很期待,因为促排阶段能长起来多少优质卵泡,是试管成败的基础。

三天后的那次B超,医生仔仔细细看了很久,“你这个年龄,卵子储备还不错”,她温和地跟我说。但是杨主任看报告的时候,却微微皱了眉,我不由得心头一紧,问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杨主任推了推老花镜说,“还算正常范围,对了,你DHEA和辅酶Q10坚持吃了吗?”

“哎呀,我忘了”,我惊呼道,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杨主任笑笑说,“你还真是心大,没提前做功课吧?我记得大检查那天,我给你说过,要吃上”。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杨主任已经给我开好下一阶段的方案了。

依旧是交费,领药,打针。

在注射室门口见到余畅,我苦着脸跟她吐槽,我竟然把DHEA和辅酶Q10给忘了。

她也有点惊讶,“试管人必备的啊,提高卵泡质量的,你没提前吃吗?”

我摇摇头,“我还没买呢”。

她看了眼墙上的钟,笑笑说,“别买了,我办公室囤了好多,估计到明年都吃不完。这样吧,我一会儿回办公室给你拿过来,医院等到下午三点打针嘛”。

“那多不好意思”,我想拒绝。

“别客气啦”,她爽快笑笑。

“那我中午请你吃个饭吧?”我提议道,“反正已经临近午饭时间了,我们打完针,正好可以在附近吃点东西。”

“好啊”,她愉快地答应了。

医院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她说那里环境好,安静,午饭过后我可以在那写作。

她点了一份意面,一杯果汁,我要了一份三明治。简简单单的午餐,我们随意地聊着天。

一开始聊天的话题,难免围绕着试管和孩子。其实我对余畅是有点好奇的,结婚快十年,真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生育压力吗?两边父母一次都没催过?看到亲戚朋友家的小孩,也没有过羡慕的情绪?

面对我一连串的问题,余畅点点头说,“你是典型的学霸,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着理性严密的规划吧?”

我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唐突了。

她做出一副不介意的表情,继续说道,“我先告诉你一个真相。其实老人没你想象的那么喜欢小孩,他们催生,也大多是不负责任的。”

“怎么会呢?我一直听人家讲,隔代亲隔代亲,我们小区很多小孩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带”。我不认同余畅的说法。

余畅波澜不惊地接着说,“那是无奈之举。因为孩子的父母没有足够的金钱和时间,来亲自养育孩子。但是你观察那些老人,有几个是真正享受其中的?都是被亲情绑架罢了。”

我沉默,觉得余畅有点冷血了。我甚至心里瞬间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怒气,你们北京的老人有大笔的拆迁款,有钱有自由享受生活,可为什么要否定多数老人对儿女的爱和付出?

余畅见我一言不发,解释道,“我只是想说,我们生孩子养孩子,其实父母没有真正的责任,不要因为父母催生的压力选择生育,也别指望他们可以替你承担养育孩子的重担……当然,你觉得我佛系,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我们这种人,怎么说呢,在你们这样的学霸和精英眼里,可能我们的生活就是随波逐流的……”

气氛忽然有点异样。

我打量余畅,她有一张清瘦而冷峻的脸,头发短到耳根,戴一副稍显夸张的金色耳环,无名指上没有戴婚戒。

北京本地人,拆二代,她的人生确实是我不曾经历,也无法想象的。就像前些年流行的鸡汤说法,我奋斗了18年才有资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想到这里,我又有点苦涩地笑笑说,“如果可以轻松地生活,我也不想奋斗,也不想做什么理性严密的规划……”

“你是有能量的人”,余畅轻轻拍我的手背,“相信我,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事业运很好,将来也会有健康的宝宝。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事,付出了一定有回报。”

时隔近三年,再回想余畅的这番话,我忽然感到一丝玄妙意味。

我忽然意识到,那时的我,确实陷入到某种思维的优越里——我年轻,健康,并且选择高科技手段,我在主动掌控命运的方向。

就是这样的优越心理。

吃完午餐,我不好意思让余畅专程为我送药,便提出搭她的车去她公司拿药,医院。

余畅开一辆小小的日本车,和她清瘦的外表倒也相得益彰。我坐上副驾绑好安全带,我们的话题又回到这次试管,“你的卵泡长得怎么样?这次也要促排20多天吗?”

“差不多吧,这边的主任也说我卵泡长得慢”,余畅叹口气说,“其实我都没抱什么希望……如果这次不成,我就放弃啦”。

“不会的……”我安慰她。

“走一步看一步吧”,余畅又恢复潇洒口吻,“我也不是对孩子有执念那种人,做试管是最后一搏了……如果实在没有孩子缘,像我姑姑那样过一生也挺好。”

“你姑姑?”我忽然兴致高昂,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哈哈,”余畅爽朗大笑,“我姑姑可有故事了,明天见面我讲给你听,你肯定会对她有兴趣的”,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她公司楼下,停好车,让我在门口等一会儿,她上楼拿药。

九月午后的微风吹佛在脸上,是惬意的。

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恍惚。恍惚忘记了自己是在做试管,恍惚又回到了20多岁的那些时光,常常和新认识的朋友吃饭聊天,听故事的好时光。

我必须得承认,认识余畅还是挺开心的,她的一些观点让我觉得有趣,并且在她面前,我的好胜心也得到了满足——因为她情况比我糟糕得多,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一定会比她先成功怀上宝宝的。

拿到了余畅送我的DHEA和辅酶Q10,医院,等待下午三点的那一针。

医院静悄悄的,因为大部分的看诊都在上午进行,下午有少数打针的患者,但大部分的患者都会选择把针和药拿回家自己打,医院打。而我固执地认为,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医院让护士给我打,就会取得更好的结果。

后来事实证明我是多么幼稚和想当然!

那时的我,还没有真正品尝到希望落空的滋味,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挫败。

未完待续……

★原创不易,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tgaibang.com/lzff/13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